竝行 [ bìng háng ]
并肩而行。《论语·宪问》:“吾见其居於位也,见其与先生竝行也。”
生黎 [ shēng lí ]
(一)、人民。晋 陆云《逸民箴》:“在昔后帝齐物达观,赏不假爵,教不示劝,号謚莫设,而生黎淳晏。”(二)、旧时对我国…
岩处 [ yán chù ]
隐居山中。《史记·货殖列传》:“无巖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明 归有光 《沉次谷先生诗序》:“…
荆浩 [ jīng hào ]
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唐末隐居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善画山水,曾说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
倪象占 [ ní xiàng zhàn ]
清、象山人,初名承天,后以字行,乃更字韭山。优贡生,官嘉善训导。着有《青棂馆集》。见《墨香居画识·卷六》。
弃瓢 [ qì piáo ]
汉 蔡邕《琴操·箕山操》载,尧 时 许由 隐居 箕山,常以手捧水而饮。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
佛陇 [ fó lǒng ]
隋 高僧 智顗 的别名。因其栖居修行之 五台山 西南有一峰名 佛陇,故称。
陆九韶 [ lù jiǔ sháo ]
生平字子美。抚州金溪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一一七六年前后在世]。学问渊粹。隐居梭山讲学,因号梭山居士。 简介其学以…
羣行 [ qún háng ]
(一)、结队而行。(二)、种种事迹。更多解释。(三)、结队而行。《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木牛流马”裴松之 注引《…
传嗣 [ chuán sì ]
(1).承继家业、爵位。《后汉书·袁绍传》:“ 绍 后妻 刘 有宠,而偏爱 尚 ,数称於 绍 , 绍 亦奇其姿容,欲…
泰逢 [ tài féng ]
神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二十里,曰 和山 ……吉神 泰逢 司之,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 萯山 之阳,出入有…
穴居野处 [ xué jū yě chǔ ]
居住在山洞,生活在荒野。形容原始人类的生活状况。《周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 穴:洞。处(chǔ):生活。
焚林之求 [ fén lín zhī qiú ]
由于隐居在山林,故烧毁森林使他出来。比喻为求贤才而去毁林。
寻戴 [ xún dài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 居 山阴,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时 戴 在 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
从行 [ cóng xíng ]
(1).随行。《汉书·司马迁传》:“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 泰山 ,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 清 赵翼 《瓯北诗话·…
谷饮 [ gǔ yǐn ]
谓汲谷水而饮。多指山中隐居生活。《淮南子·人间训》:“单豹 倍世离俗,巖居谷饮。”唐 王维《与魏居士书》:“僕见足下…
迤逦 [ yǐ lǐ ]
曲折连绵:队伍沿着山道迤逦而行。
沟墉 [ gōu yōng ]
城壕与城墙。 唐 白居易 《议守险》:“山川之阻,沟墉之固,可用而不可恃也。”
九疑山 [ jiǔ yí shān ]
山名。在湖南省蓝山县西南。因其九座山峰异岭而同势,行者见而疑惑,故称为「九疑山」。相传虞舜葬于此。也称为「苍梧」。
饬朴 [ chì pǔ ]
华美与质朴。飭,通“饰”。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虽非市朝而寒暑均和,虽是筑构而飭朴两逝。”
山栖谷饮 [ shān qī gǔ yǐn ]
山栖谷饮(山棲谷飲) 栖息于山中,汲取谷泉而饮。指隐士生活。《魏书·肃宗纪》:“其有怀道丘园、昧迹版筑、山栖谷饮、舒…
连六鳌 [ lián liù áo ]
亦作“连六鰲”。相传 渤海 之东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海而动,天帝命巨鳌十五,分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注念 [ zhù niàn ]
思念;思虑。 明 张居正 《奉谕还朝疏》:“自卿行后,朕惓惓注念,朝夕计日待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魈》:…
东胡 [ dōng hú ]
古时中国东北 的西部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春秋战国以后活动在燕国东北。秦汉时为匈 奴击败。…
访戴 [ fǎng dài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 居 山阴,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时 戴 在 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