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絶 [ zhǎn jué ]
(一)、陡峭貌。(二)、形容语气锋芒毕露﹐不留馀地。(三)、界限分明貌。(四)、干脆利落貌。(五)、斩断;断绝。
絶服 [ jué fú ]
古代礼制称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以外不再服丧之亲属。更多解释古代礼制,称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
争恶 [ zhēng è ]
争夺险要之地。《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祁穀侯 繒贺 ﹞战 彭城 ,斩 项籍 ,争恶,絶 延璧 ,侯,千四百…
三斩 [ sān zhǎn ]
古代的酷刑。先斩足,次斩腰,后斩首,谓之“三斩”。《晋书·徐嵩载记》:“方成 怒,三斩 嵩,漆其首为便器。”《资治通…
寻根拔树 [ xún gēn bá shù ]
寻根拔树(尋根拔樹) 犹斩草除根。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四折:“恨只恨 屠岸贾 那匹夫,寻根拔树,险送的俺一家…
披荆棘 [ pī jīng jí ]
释义 义参「披荆斩棘」。见「披荆斩棘」条。
去草绝根 [ qù cǎo jué gēn ]
释义 义参「斩草除根」。见「斩草除根」条。
斩木揭竿 [ zhǎn mù jiē gān ]
斩木揭竿(斬木揭竿) 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语本 汉 贾谊 《过秦论上》:“斩木为兵,揭竿为…
斩锉 [ zhǎn cuò ]
(一)、同“斩剉”。(二)、斩杀并碎割尸体。
除根翦草 [ chú gēn jiǎn cǎo ]
释义 义参「斩草除根」。见「斩草除根」条。
磕叉 [ kē chā ]
(一)、亦作“磕槎”。砍砸斩杀声。(二)、斩杀。
刈草除根 [ yì cǎo chú gēn ]
释义 义参「斩草除根」。见「斩草除根」条。
砧锧 [ zhēn zhì ]
亦作“碪礩”。古代斩首或腰斩用的垫板。
斩艾 [ zhǎn ài ]
(一)、斩刈。砍伐。《墨子·备城门》:“斩艾与此长尺,乃置窑灶中。”(二)、斩刈。斩杀。《左传·哀公二年》:“范氏、…
斩竿 [ zhǎn gān ]
“斩木揭竿”的省称。清 侯方域《太子丹论》:“斩竿一呼,而天下瓦解。”参见“斩木揭竿”。
首级 [ shǒu jí ]
古代指作战时斩下的人头(秦法,斩下敌人一个人头,加爵一级,后来就把斩下的敌人的头颅叫首级)。
抗刭 [ kàng jǐng ]
斩首。
刭杀 [ jǐng shā ]
斩杀。
问斩 [ wèn zhǎn ]
斩首。
麤缞斩 [ cū shuāi zhǎn ]
古代丧服的一种。《左传·襄公十七年》:“齐 晏桓子 卒,晏婴 麤縗斩,苴絰、带、杖。”杜预 注:“斩不缉之也,縗在胸…
斩杀 [ zhǎn shā ]
(1).古代的一种刑罚,杀头或腰斩。《周礼·秋官·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 郑玄 注:“斩以鈇鉞,若今要斩也;…
击斩 [ jī zhǎn ]
斩杀。
斩剐 [ zhǎn guǎ ]
斩刑与剐刑。斩,砍去头颅。剐,割肉离骨,最后致死。皆古代的酷刑。《檮杌闲评》第二八回:“迟日旨下,俱斩剐於西市示众。…
斩将刈旗 [ zhǎn jiàng yì qí ]
斩将刈旗(斬將刈旗) 同“ 斩将搴旗 ”。《史记·项羽本纪》:“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斩焉 [ zhǎn yān ]
因丧哀痛貌。《左传·昭公十年》:“孤斩焉在衰絰之中。”清 洪颐煊《读书丛录·斩焉》:“斩焉,谓其痛之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