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镜 [ jiāng xīn jìng ]
唐 代 扬州 进贡的铜镜。因每年五月五日铸于 江 心,故名。宋 代翰苑进撰端午帖子,多用江心镜典故。参阅 唐 李肇《…
蒲龙艾虎 [ pú lóng ài hǔ ]
旧俗扎蒲草为龙形,扎艾草为虎形,于端午节挂在门上,以驱恶辟邪。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阳》:“五月朔,家家悬硃符,…
撮风 [ cuō fēng ]
犹乘风。形容行动快速。《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卷上:“端的人马如芦苇,人马撮风行,不旬日,早到 燕 邦 易水 下寨。”《…
柄靶 [ bǐng bǎ ]
喻根据和目标。《朱子语类》卷十五:“ 孟子 论四端,便各自有箇柄靶,仁义礼智皆有头绪可寻。”
衆效 [ zhòng xiào ]
多种功效。清 侯方域《南省试策五》:“夫需之以众效,而求之於一端,无怪乎上作而下不应也。”
鬼计多端 [ guǐ jì duō duān ]
鬼计多端(鬼計多端) 谓狡诈的计策很多,坏主意多。《三侠五义》第四十回:“暗含着恶态,迭暴着环睛,明露着鬼计多端。”…
变端 [ biàn duān ]
事变,事端。 清 龙启瑞 《上梅伯言先生书》:“近年变端殊大,非前时意料所及。”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
命缕 [ mìng lǚ ]
长命缕的简称。长命缕为五色丝,旧俗于端午节系臂,传说可祈福消灾。见 汉 应劭 《风俗通·佚文十四》。 南朝 梁 王筠…
五步蛇 [ wǔ bù shé ]
一种毒蛇。头黑褐色,背灰白色,有菱形花纹,腹白色,有黑斑,尾端侧扁。有毒牙,相传被咬的人走不出五步即毒发而死,故称为…
端亮 [ duān liàng ]
端正诚实;正直坚贞。《新唐书·路隋传》:“父 泌 ,字 安期 ,通五经,端亮寡言,以孝悌闻。” 宋 苏轼 《荐宗室令…
长命缕 [ cháng mìng lǚ ]
(1).旧俗端午时系于臂上以祈福免灾的五彩丝。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繫臂,名曰辟兵…
芒角 [ máng jiǎo ]
(一)、指植物的尖叶。(二)、指星辰的光芒。(三)、笔锋。(四)、棱角。指人的锋芒或锐气。(五)、犹端倪。
横骨 [ héng gǔ ]
衔在马嘴中的嚼环,两端连在缰上,以便驾驭。《西游记.第一五回》:「那小龙口衔着横骨,心心领诺。」
番蚨 [ fān fú ]
番银。 清 夏燮 《中西纪事·五口衅端》:“所劫关餉银两,不数日间悉鎔化为番蚨,不可识别。”参见“ 番银 ”。
淹华 [ yān huá ]
形容仪表文雅优美。《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重以姿仪端润,趋眄淹华,宝佩鸣风,丰…
龙褂 [ lóng guà ]
绣有盘龙的补服。《清史稿·舆服志二》:“龙褂之制二,皆石青色:一,绣文五爪金龙八团,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襟行龙四。下幅…
龙舟比赛 [ lóng zhōu bǐ sài ]
相传我国诗人屈原感时忧国,于农历五月五日愤而投&a02149_.gif;罗江自沉。民间为凭吊屈原,遂于每年农历五月五…
端匹 [ duān pǐ ]
古代布帛计量词。晋 葛洪《抱朴子·清鉴》:“此为丝线既经於銓衡,布帛已歷於丈尺,徐説其斤两之轻重,端匹之修短。”《资…
贼戾 [ zéi lì ]
亦作“贼盭”。残忍暴虐。《史记·五宗世家》:“端 为人贼戾。”《汉书·胶西于王刘端传》:“胶西于王 端,孝景 前三年…
端实 [ duān shí ]
(一)、正直诚实。唐 韩愈《举韩泰自代状》:“词学优长,才器端实。”《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五年》:“中书门下其采端…
首施两端 [ shǒu shī liǎng duān ]
首施两端(首施兩端) 见“ 首鼠两端 ”。
鬼计百端 [ guǐ jì bǎi duān ]
鬼计百端(鬼計百端) 见“ 鬼计多端 ”。
端正月 [ duān zhēng yuè ]
指农历八月十五夜的月亮。是夜月最圆,故称。 唐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
马蛭 [ mǎ zhì ]
大水蛭。蠕形动物。有眼五对,口缘有细齿,尾端有一吸盘。雌雄同体。栖于池沼田间,好吸人畜的血。
彩丝系虎 [ cǎi sī xì hǔ ]
旧俗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妇女用绫绸制成小虎或粽子、葫芦、樱桃等形状,以五彩丝线穿之,悬于钗头,或使小儿带之,以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