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伯 [ sàn bó ]
古代无职守或封邑的伯爵。详“散侯”。
官邑 [ guān yì ]
古代帝王赐给臣下的领地或采邑。
邑采 [ yì cǎi ]
采邑。《魏书·咸阳王禧传》:“利建虽古,未必今宜;经野由君,理非下请。邑采之封,自有别式。”
檐鲁 [ yán lǔ ]
古东方少数民族称郡城县邑为檐鲁。
狐丘 [ hú qiū ]
(一)、狐穴居之小山。(二)、喻故土。(三)、古邑名。
主王 [ zhǔ wáng ]
古代臣下对国君宗室封邑之王的称呼。
卑梁 [ bēi liáng ]
古地名,春秋 时 吴 的边邑,与 楚 边邑 钟离 相接。二邑有处女争桑,卑梁 人伤 钟离 之处女,因而引起争端,导致…
邑号 [ yì hào ]
古代六品以上官吏之妻妾的封号。《唐律疏议·名例·妇人有官品邑号》:“诸妇人有官品及邑号。” 唐 白居易 《妻初授邑号…
骈邑 [ pián yì ]
(一)、古地名。在今 山东省 临胊县。《论语·宪问》:“问:管仲。曰:‘人也。夺 伯氏 駢邑 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
郊关 [ jiāo guān ]
四郊之门。古代城邑四郊起拱卫防御作用的关门。
郝德 [ hǎo dé ]
郝德古体“赤邑”,赤地千里的国都或赤色的国家,即左边为赤,赤义有红色、空、光之分;右边为邑,邑为国都、国家、聚集地、…
大邑 [ dà yì ]
(一)、犹大邦。殷 周 时尊称上国之词。亦用以自称。《书·武成》:“天休震动,用附我大邑 周。”《孟子·滕文公下》:…
封邑 [ fēng yì ]
(1).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史记·晋世家》:“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2).指领地…
郭邑 [ guō yì ]
(1).陵邑。《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后帝欲为 原陵 、 显节陵 起县邑, 苍 闻之,遽上疏諫曰:‘伏闻当为二陵…
饰城 [ shì chéng ]
整顿城垣守备。饰,通“飭”。《穀梁传·襄公二十三年》:“古者大国过小邑,小邑必饰城而请罪,礼也。”范宁 注:“饰城者…
归老菟裘 [ guī lǎo tú qiú ]
菟裘:古邑名。本指鲁隐公想归老于菟裘。后用以指归隐。
某屏 [ mǒu píng ]
古代诸侯之于天子,对其所守某边邑,称为某屏。屏,屏藩。
都邑簿 [ dū yì bù ]
古代以记载帝京宫阙、陵庙、街廛、郭邑规模制度为主的典籍。
蜚览 [ fēi lǎn ]
高飞俯视。《汉书·宣帝纪》:“鸞凤万举,蜚览翱翱。” 颜师古 注:“蜚,古飞字也。言鸞凤飞翔,览观都邑也。”
南荣姓 [ nán róng xìng ]
南荣姓源自于西南夷战国中期古哀牢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私邑 [ sī yì ]
犹封邑。私人的领地。《左传·哀公十六年》:“子木 暴虐于其私邑,邑人诉之。”《公羊传·昭公五年》:“莒 牟夷 以 牟…
巩洛 [ gǒng luò ]
(一)、巩洛二古地名的并称,地在今河南洛阳一带。(二)、泛指通都大邑。
假士 [ jiǎ shì ]
古代对边县人民实行军事编制,设伍、里、连、邑四级,里之长称假士。
采地 [ cài dì ]
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田地(包括耕种土地的奴隶)。也叫采邑。
邑借 [ yì jiè ]
古代 辰韩国 官职名。《后汉书·东夷传·辰韩》:“诸小别邑,各有渠帅,大者名臣智,次有俭侧,次有樊秖,次有杀奚,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