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种 [ yì zhǒng ]
我国兵役法第十四条规定,士兵役分为常备兵役、补充兵役、国民兵役,此种划分,称为「役种」。
养兵 [ yǎng bīng ]
指供养和训练士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起卒 [ qǐ zú ]
起兵、出兵。
钤符 [ qián fú ]
兵书,兵法。
练士 [ liàn shì ]
(一)、精兵。(二)、训练士兵。(三)、选拔士兵。
腹中兵甲 [ fù zhōng bīng jiǎ ]
兵甲:即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谋略。
厄急 [ è jí ]
艰难急迫。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程 十餘年歷秩清显,凡遇乡党厄急,罔不极力。”
秩米 [ zhì mǐ ]
犹俸米。《陈书·宗元饶传》:“以秩米三千餘斛助民租课,存问高年,拯救乏絶,百姓甚赖焉。”
称赋 [ chēng fù ]
犹举兵,用兵。
兵拏祸结 [ bīng ná huò jié ]
兵拏祸结(兵拏禍結) 见“ 兵连祸结 ”。
被甲执兵 [ pī jiǎ zhí bīng ]
被甲执兵(被甲執兵) 见“ 被甲持兵 ”。
集团军 [ jí tuán jūn ]
由若干个师、旅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一般隶属于大军区或方面军。陆军集团军设有领导机关,编有战斗部队和勤务保障部队。由步…
银印青绶 [ yín yìn qīng shòu ]
白银印章和系印的青色绶带。秦汉制,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以后用作高级阶官名号。《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
振兵泽旅 [ zhèn bīng shì lǚ ]
zhèn bīng zé lǚ 振兵泽旅(振兵澤旅) 见“ 振兵释旅 ”。
诗秩 [ shī zhì ]
同“诗帙”。唐 白居易《懒放二首呈刘梦得吴放之》诗之一:“已向微阳前,暖酒开诗秩。”
纸上谭兵 [ zhǐ shàng tán bīng ]
zhǐ shàng tán bīng 纸上谭兵(紙上譚兵) 见“ 纸上谈兵 ”。
遣将征兵 [ qiǎn jiāng zhēng bīng ]
qiǎn jiàng zhēng bīng 遣将征兵(遣將徵兵) 见“ 遣兵调将 ”。
按兵 [ àn bīng ]
止兵;屯兵。
行师 [ xíng shī ]
用兵;出兵。
师船 [ shī chuán ]
兵船;兵舰。
开秩 [ kāi zhì ]
(一)、亦作“开袟”。犹开卷。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谢惠连<赠别>》:“点翰咏新赏,开袠莹所疑。”(二)、指每个…
兵戈 [ bīng gē ]
兵器,借指战争:不动兵戈。兵戈四起。
府兵 [ fǔ bīng ]
(一)、魏晋至隋唐时军府所属之兵统称府兵。(二)、一种兵制名称。详“府兵制”。
兵革满道 [ bīng gé mǎn dào ]
兵:兵器;革:甲胄。
应兵 [ yīng bīng ]
谓敌兵压境起而应战的军队。《文子·道德》:“用兵者五:有义兵,有应兵,有忿兵,有贪兵,有骄兵。”《汉书·魏相传》:“…
【词语拼音】bīng zhì
【词语解释】供官员役使的“事力”(仆役)和俸禄。《北齐书·王琳传》:“ 孝昭 赐 琳 璽书,令镇 寿阳 ,其部下将帅悉听以行,乃除 琳 驃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扬州 刺史,封 会稽郡公 ,又增兵秩,兼给鐃吹。”按,据《隋书·百官志中》, 北齐 规定各级官僚“各给事力”,“给事力”亦作“给兵”,专供本官役使;“秩”则指俸禄。是以知此谓升官加禄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