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谪 [ kē zhé ]
亦作“科适”。谓依法贬谪,流徙戍边。亦指贬谪戍边的罪人。《史记·大宛列传》:“置 居延、休屠 以卫 酒泉,而发天下七…
科讁 [ kē zhé ]
亦作“ 科适 ”。谓依法贬谪,流徙戍边。亦指贬谪戍边的罪人。《史记·大宛列传》:“置 居延 、 休屠 以卫 酒泉 ,…
世子 [ shì zǐ ]
(一)、古代天子、诸侯的谪长子或儿子中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二)、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三国演义》第七十二…
任延皓 [ rèn yán hào ]
五代后晋之并州人。业术风云之事,高祖宠任之,累官至殿中监。恃宠专横,后流谪麟州,为刘崇所杀。见《旧五代史·卷一百八》…
怨雠 [ yuàn chóu ]
仇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 有三施,我有三怨,怨讎已多,将何以战?”《汉书·韩延寿传》:“赵广汉 为太守,患…
诱谕 [ yòu yù ]
亦作“诱喻”。诱导教喻。《三国志·魏志·梁习传》:“习 到官,诱諭招纳,皆礼召其豪右。”晋 道恒《释驳论》:“乃大设…
适戍 [ shì shù ]
(一)、谓谪罚戍边。《史记·陈涉世家》:“二世 元年七月,发閭左适戍 渔阳。”(二)、指因罪谪罚戍边的人。《淮南子·…
返本还源 [ fǎn běn huán yuán ]
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东坡书院 [ dōng pō shū yuàn ]
宋 著名文学家 苏轼 贬谪 儋州 时游乐和讲学的旧址。始建于 元 延祐 年间。在今 海南省 儋县 中和镇,为 海南岛…
始黄 [ shǐ huáng ]
谓刚出生。唐 刘禹锡《谪九年赋》:“突弁之夫,我来始黄。合抱之木,我来犹芒。”按,《旧唐书·食货志一》谓“男女始生者…
吹箫吴市 [ chuī xiāo wú shì ]
谓乞食。瞿秋白《乱弹·世纪末的悲哀》:“即使不幸谪出了象牙塔和水晶宫,也还会吹箫 吴 市,做个风雅乞丐。”参见“吴市…
贬书 [ biǎn shū ]
记载降谪损抑的文字凭据。《西游记.第二八回》:「他说我行凶作恶,不要我做徒弟,把我逐赶回来,写立贬书为照,永不听用了…
琼篇 [ qióng piān ]
美好的诗文篇什。 元 袁桷 《送玉笥山聂道士》诗:“墨阁小春刊画録,碧窗新月补琼篇。”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外谪》…
春司 [ chūn sī ]
指礼部主试官。 唐 张籍 《喜王起侍郎放牒》诗:“共贺春司能鉴识,今年定合有公卿。”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
殁齿 [ mò chǐ ]
没齿,终生。 宋 范仲淹 《谪守睦州作》诗:“圣明何以报?殁齿愿无邪。” 明 王世贞 《说部·左逸》:“抑先王之不获…
倪玑 [ ní jī ]
明、陕西咸宁人,字公在,弘治进士。历给事中,正德中,谪佐嘉善,置义琢及社学书院,甚有治誉,后知定州。见《尚友录·卷三…
鼓唇 [ gǔ chún ]
鼓动唇舌。 明 王世贞 《慰明卿再谪长短歌二章和李于鳞》:“何方魑魅不抚掌,何处猿猱不鼓脣。”英文翻译1.【医】la…
谪籍 [ zhé jí ]
亦作“ 謫藉 ”。古代登记谪降者的册籍。亦借指谪降者的行列。 唐 刘禹锡 《谢窦相公启》:“某一辞朝列,二十三年。虽…
科贬 [ kē biǎn ]
贬谪处罚。《旧唐书·食货志上》:“如限满后有违犯者,白身人等宜付所司,决痛杖一顿处死。其文武官及公主等,并委有司闻奏…
窜黜 [ cuàn chù ]
放逐,贬谪。 宋 王禹偁 《霍王元轨传论》:“ 天后 之朝,皇枝剪灭,王虽罹窜黜,卒以令终。”《宋史·儒林传四·蔡幼…
泽畔吟 [ zé pàn yín ]
《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后常把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称为“泽畔吟”。 唐 李白 《流夜郎…
豫期 [ yù qī ]
预先期望或估料。《魏书·释老志》:“文秀 对曰:‘神道幽昧,变化难测,可以闇遇,难以豫期。’”宋 司马光《送李汝臣同…
赏花 [ shǎng huā ]
欣赏花木。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赏花临凤沼,侍钓立鱼坻。」《红楼梦.第九四回》:「那贾母高兴,叫人传话到厨房里…
谪守 [ zhé shǒu ]
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或守边。《魏书·刑罚志》:“自非大逆手杀人者,请原其命,謫守边戍。”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谦柄 [ qiān bǐng ]
《易·繫辞下》:“谦,德之柄也。”后以“谦柄”指谦逊的德行。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德音王泽润,谦柄斗杓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