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玉 [ wǔ yù ]
(一)、古代诸侯作符信用的五种玉。即璜、璧、璋、珪、琮。(二)、代称诸侯。(三)、五色之玉。
慅婴 [ cǎo yīng ]
古代在罪犯冠上加草带,以示羞辱。慅,通“草”;婴,通“缨”。
栊枞 [ lóng cōng ]
古代攻守通用之器。或云木弩。
通假 [ tōng jiǎ ]
汉字的通用假借,即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如借“蚤”为“早”、借“信”为“伸”、借“崇”为“终”等,多见于古书。…
宝札 [ bǎo zhá ]
(一)、即玺书。古代以印章封记的文书。(二)、称人书信的敬辞。
白虎幡 [ bái hǔ fān ]
有白虎图像的旗。古代用作传布朝廷政令或军令的符信。
破译 [ pò yì ]
识破并译出获得的未知信息,如密码、古代曲谱或文字等。
棨传 [ qǐ chuán ]
古代作通行凭证用的一种木制符信。《后汉书·百官志二》:“若外人以事当人,本官长史为封棨传。其有官位,出入令御者言其官…
军家 [ jūn jiā ]
古代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
诤人 [ zhèng rén ]
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之人。諍,通“靖”。
纬书 [ wěi shū ]
汉代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其中保存不少古代神话传说,也记录一些有关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弹骨 [ dàn gǔ ]
古代北方胡人盟约之法。置酒于人头骨中,互饮以示信守。
蕃客 [ fān kè ]
古代对外国商旅的泛称。蕃,通“番”。
侟绅 [ jiàn shēn ]
缙绅。古代称官宦或士大夫。侟,通“搢”。
镬亨 [ huò hēng ]
古代用鼎镬煮杀人的酷刑。亨,通“烹”。
盘厉 [ pán lì ]
鞶厉。古代的一种束衣大带。盘,通“鞶”。
练真 [ liàn zhēn ]
古代方士谓通过修练而返朴归真。
游侠 [ yóu xiá ]
古代一种号称好交游、重信义、轻生死,能帮助人解救急难的人。
救月 [ jiù yuè ]
古代迷信,遇月食,以为是阳侵阴,必以矢射日,祈祷鼓噪,称“救月”。
通古达变 [ tōng gǔ dá biàn ]
tōng gǔ dá biàn 通古达变(通古達變) 通晓古代的学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 宋 王禹偁 《省试四科…
山越 [ shān yuè ]
古代对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通称。
信旗 [ xìn qí ]
古代军中用为指挥进退的旗帜。《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每战,监使自有信旗,乘高立马,以牙队自卫,视军势小却,輒…
蒲璧 [ pú bì ]
古代一种上面刻有香蒲状花纹的璧。是表示爵位的一种信物。
跂行 [ qí xíng ]
(一)、跂,通“蚑”。用足行走者。多指虫豸。(二)、跂,通“蚑”。古代杂技。
尺素 [ chǐ sù ]
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书写文章,故称这种短笺为尺素。晋陆机《文赋》:“函绵邈于尺素。” 也用以指书信。古乐府《饮马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