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修 [ tuì xiū ]
(1).谓退归修德。《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 文王 有退修之军, 孟津 有再驾之役。” 李善 注引《左…
三语 [ sān yǔ ]
(一)、晋王衍向阮修问老庄与儒教异同,修以“将无同”三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以…
储懋 [ chǔ mào ]
明、丹阳人。字世绩。官翰林修撰,参与编修《大明实录》,后官至户部尚书。见《国朝献徵录·卷三十一》、《国朝列卿记》卷三…
修边幅 [ xiū biān fú ]
修整布帛边缘,使无不齐。用以比喻讲究衣饰仪容或形式小节。语出《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
弦筈 [ xián kuò ]
弓弦与箭末扣弦处。喻离合无定。语本 晋 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二:“离合未有常,譬彼弦与筈。”宋 欧阳修《玉楼春》…
余钦 [ yú qīn ]
唐人。开元中,诏为修书学士,与殷践猷等共纂成《羣书四录》二百卷,后官至集贤院学士。见《唐书·卷一百九十九》。
傅珪 [ fù guī ]
明代清苑人。字邦瑞,追諡文毅。成化进士,授编修,与编修《会典》及《孝宗实录》。迁礼部尚书,忤权幸致仕。见《明史·卷一…
性宗 [ xìng zōng ]
(一)、佛教语。法性宗的简称,与法相宗同为大乘的两大宗派。以破相显性为宗旨。(二)、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
保单 [ bǎo dān ]
(一)、为保证他人的行为或财力而写的字据。(二)、表示在一定期限和规定的范围内对所售或所修物品负责的单据,如修理钟表…
三笑 [ sān xiào ]
三笑亭。位于江西省庐山。晋慧远居庐林寺,送客不过溪,一日与陶渊明、陆静修二高士共话,不觉过之,虎辄号鸣,三人相与大笑…
陶轮 [ táo lún ]
犹陶钧。清 曹寅《寓斋即事与诸同人夜话有怀晚研曾寓此三年》诗:“传舍纷紜真画酉,陶轮迴斡谩呼庚。”郭沫若《中国史稿》…
闭关 [ bì guān ]
(一)、闭塞关口,比喻不跟外界往来:闭关政策。(二)、佛教用语,指僧人独居一处,静修佛法,不与任何人交往,满一定期限…
二十四神 [ èr shí sì shén ]
道教谓人体中有与自然界二十四气相应的二十四神。即上景八神(脑、发、皮肤、目、项髓、膂、鼻、舌)、中景八神(喉、肺、心…
六一泉 [ liù yī quán ]
(一)、在 杭州市 孤山 西南麓。宋 欧阳修 晚号 六一居士,曾与 西湖 僧 惠勤 友善。元祐 四年 苏轼 再守 杭…
不脩 [ bù xiū ]
(一)、不修明;不整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贪昧於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三国 吴 韦昭《…
不修 [ bù xiū ]
(一)、不修明;不整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贪昧於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三国 吴 韦昭《…
鹿角甩子 [ lù jiǎo shuǎi zǐ ]
相关背景资料:说到拂尘,这种物品是道家所常用,有两个用途,其一是修行的法器;其二是可以当作武器使用。拂尘一般是师尊赠…
谮慝 [ zèn tè ]
诬蔑毁谤。《墨子·修身》:“譖慝之言,无入之耳。” 孙诒让 间诂引 王念孙 曰:“譖慝,即谗慝。《左传》 僖 二十八…
侯恪 [ hóu kè ]
明人执蒲之次子,字若木,一字若朴。与兄恂,同登万历进士。除编修,命修神宗、光宗二朝实录,三案议起,据事直书,不少假借…
大享 [ dà xiǎng ]
合祀先王的祭礼。《书·盘庚上》:“兹予大享於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孙星衍 疏:“大享,即《礼记》大饗也。”宋 欧阳…
周康王 [ zhōu kāng wáng ]
帝号。姓姬名钊,生卒年不详。能修文王、武王之业,使百姓知礼义,四十余年不用刑罚,在位二十六年,与父成王同称盛世,号成…
衆怒 [ zhòng nù ]
众人的愤怒。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上:“上知众怒如是,故益信之(指 顾少连),而竟不大用。”宋 欧阳修《重读<徂徕集…
修脯 [ xiū fǔ ]
旧时称送给老师的礼物或酬金。修,通“ 脩 ”。干肉。 清 顾炎武 《与潘次耕札五首》之二:“今以百金之修脯,而自儕於…
守一 [ shǒu yī ]
(一)、亦作“守壹”。道家修养之术,谓专一精思以通神。语出《庄子·在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
选吏 [ xuǎn lì ]
(一)、选择贤能者为吏。 汉 贾谊 《新书·大政下》:“故君功见于选吏,吏功见于治民。” 宋 欧阳修 《桐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