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骨 [ chì gǔ ]
赤骨立。比喻空无所有。
赤骨肋 [ chì gǔ lèi ]
见“赤骨立”。
赤骨力 [ chì gǔ lì ]
见“赤骨立”。
赤骨律 [ chì gǔ lǜ ]
见“赤骨立”。
赤骨立 [ chì gǔ lì ]
赤膊,光着身子。
大和散 [ dà hé sàn ]
名称:大和散 组成:熟干地黄、当归(洗,焙)、人参、地骨皮、赤芍药、甘草各等分。
赤疫 [ chì yì ]
古代迷信传说谓使人得疫病的恶鬼。《文选·张衡<东京赋>》:“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 薛综 注:“赤疫,疫鬼恶…
钢骨 [ gāng gǔ ]
钢筋。 雁翼 《白杨颂·在钢铁厂》:“赤红的钢锭从洪炉中飞出……有的吐着白烟,变成又长又直的钢骨。”
兔啮疽 [ tù niè jū ]
即足跟疽,其状如被兔啮而红肿,故名。《灵枢·痈疽篇》:「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赤令 [ chì lìng ]
指京师所治县的县令。 唐 孟郊 《严河南》诗:“赤令风骨峭,语言清霜寒。不必用雄威,见者毛髮攒。我有赤令心,未得赤令…
赤眉 [ chì méi ]
亦作“ 赤糜 ”。1.指 汉 末以 樊崇 等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因以赤色涂眉为标志,故称。《汉书·王莽传下》:“赤眉 …
皎雪骢 [ jiǎo xuě cōng ]
骏马名。色白如雪,故名。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末白]有甚好名儿?[丑白]飞龙、赤兔……腾霜驄…
髀髋 [ bì kuān ]
(一)、大腿和臀部。借指下肢。语本《汉书·贾谊传》:“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则斧。”清陈文述《哀冻死者》诗:“赤足露肩髆…
画骨 [ huà gǔ ]
指画出名马的神骏的风神。语出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弟子 韩干 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 惟画肉不画…
面红颈赤 [ miàn hóng jǐng chì ]
面红颈赤(面紅頸赤) 见“ 面红耳赤 ”。
赤口烧城 [ chì kǒu shāo chéng ]
赤口烧城(赤口燒城) 见“ 赤舌烧城 ”。
赤心奉国 [ chì xīn fèng guó ]
赤心奉国(赤心奉國) 见“ 赤心报国 ”。
赤胆忠肝 [ chì dǎn zhōng gān ]
赤胆忠肝(赤膽忠肝) 见“ 赤胆忠心 ”。
赤身裸体 [ chì shēn luǒ tǐ ]
赤身裸体(赤身裸體) 见“ 赤身露体 ”。
下肢骨 [ xià zhī gǔ ]
拼音: xià zhī gǔ 解释:下肢骨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下肢带骨即髋骨,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
郝德 [ hǎo dé ]
郝德古体“赤邑”,赤地千里的国都或赤色的国家,即左边为赤,赤义有红色、空、光之分;右边为邑,邑为国都、国家、聚集地、…
赤韨 [ chì fú ]
(一)、赤芾。(二)、赤绂。
虚疟饮 [ xū nüè yǐn ]
名称:虚疟饮 别名:虚疟饮 组成:赤色鲜首乌8钱,当归3钱,甜白术3钱,青皮1钱5分,草蔻仁1钱,炒柴胡5分,炙甘草…
赤卒 [ chì zú ]
亦称“赤弁丈人”。亦称“赤衣使者”。赤色的小蜻蜓。
眶底骨折 [ kuàng dǐ gǔ zhé ]
拼音:kuàng dǐ gǔ shé 解释:眶底骨折薄弱,眼眶骨折可单独发生,或与其他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