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 [ shàng zhī gǔ ]
生理学名词。由上膊骨一对、桡骨一对、尺骨一对、腕骨八对、掌骨五对、指骨十四对而成。又为上肢带(肩胛骨及锁骨)与固有上…
前膊骨 [ qián bó gǔ ]
(Bonesoffore-arm)生理学名词。亦名前臂骨,尺骨桡骨之总称。尺骨为三棱形之长骨,上端强大,与上膊骨(肱…
赤旆 [ chì pèi ]
亦作“赤斾”。赤色旗。
赤忱 [ chì chén ]
(一)、赤诚:赤忱相见。(二)、极真诚的心意:一片赤忱。
上赤 [ shàng chì ]
谓崇尚赤色也。一作尚赤。《史记·高祖本纪》:「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故上赤。」
反骨洗髓 [ fǎn gǔ xǐ suǐ ]
反骨:换骨;洗髓:换骨髓。换掉骨髓。
赤绂 [ chì fú ]
(一)、即赤芾。(二)、即赤绶。
雪足 [ xuě zú ]
(一)、赤着的脚。(二)、赤着脚。
扁骨 [ biǎn gǔ ]
扁平的骨头,如胸骨、颅骨中的顶骨等。
红骨髓 [ hóng gǔ suǐ ]
含有很多血管和神经的红色骨髓,有造血功能。婴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成人长骨骨腔的红骨髓变为黄骨髓。
髋骨 [ kuān gǔ ]
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形状不规则,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合成的。通称胯骨。
切骨之寒 [ qiè gǔ zhī hán ]
切骨:彻骨,渗透到骨头里。形容冷得刺骨。
丹鳃 [ dān sāi ]
赤色的鱼鳃。指赤色的鱼。
赤仄钱 [ chì zè qián ]
古代一种外沿为赤铜的钱币。 清 陶炜 《课业馀谈·器》:“赤仄钱,以赤铜为其郭,钱紺色也。”参见“ 赤侧 ”。
哈弗氏管 [ hā fú shì guǎn ]
骨分密质骨与松质骨。
膝部 [ xī bù ]
下肢中部,股骨与胫骨、腓骨、髌骨相关节的部位。
五指骨 [ wǔ zhǐ gǔ ]
骨名,即今天解剖学掌骨,各手掌骨分5块,属长骨。
踝骨 [ huái gǔ ]
踝骨是小腿的胫骨与腓骨最下端与脚部结合的骨骼点,分为内踝-胫骨下端与外踝-腓骨下端。
颜精柳骨 [ yán jīng liǔ gǔ ]
颜精柳骨(顔精柳骨) 见“ 颜筋柳骨 ”。
赤羽 [ chì yǔ ]
(一)、赤色羽毛。(二)、指羽毛赤色的禽鸟。(三)、羽箭名。铁镞。(四)、赤色旗帜。
丹甲 [ dān jiǎ ]
(一)、赤色的铠甲。(二)、赤色的龟甲。
尾椎骨 [ wěi zhuī gǔ ]
在脊柱最下端,由四至五枚小骨合成的骨骼。也称为「尾闾骨」、「尾尻骨」、「尾骶骨」。
长骨 [ cháng gǔ ]
长管状的骨,如股骨、肱骨等。
赤汗 [ chì hàn ]
指赤汗马所流的赤色汗水。
骨软肉酥 [ gǔ ruǎn ròu sū ]
骨软肉酥(骨軟肉酥) 见“ 骨软筋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