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室 [ guǎn shì ]
宫室、宫馆。
十二调 [ shí èr diào ]
北曲所用的宫调共有十二个,通称为“十二调”。即: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商…
十三调 [ shí sān diào ]
南曲十三种乐调的合称。南曲曲牌分属仙吕宫、羽调、黄钟宫、商调、正宫、大石调、中吕宫、般涉调、道宫、南吕宫、越调、小石…
含章殿 [ hán zhāng diàn ]
(一)、汉宫殿名。(二)、南朝宋宫殿名。(三)、唐宫殿名。
宫调 [ gōng diào ]
我国古乐曲的调式。唐代规定二十八调,即琵琶的四根弦上每根七调。最低的一根弦(宫弦)上的调式叫宫,其余的叫调。后来宫调…
子宫颈 [ zǐ gōng jǐng ]
指子宫下部较狭窄的部分,上接子宫体,下连子宫外口。简称宫颈。
交泰殿 [ jiāo tài diàn ]
明 清 宫殿名。在 乾清宫 后,坤宁宫 前。以在两宫之间,取“天地交泰”之义,故名。
月尽 [ yuè jǐn ]
指旧历每月的最后一天。《魏书·律历志上》“章岁,五百五”原注:“古十九年七闰,闰餘尽为章。积至多年,月尽之日,月见东…
吴殿 [ wú diàn ]
(一)、即吴宫。指春秋吴王的宫殿。(二)、即吴宫。指三国吴主的宫殿。
天闱 [ tiān wéi ]
宫闱;宫廷。
禁户 [ jìn hù ]
宫门。指宫廷。
仙吕入双调 [ xiān lǚ rù shuāng diào ]
乐曲之音调,南曲十三调之一。《唐书·礼乐志》:「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
六宫粉黛 [ liù gōng fěn dài ]
六宫:古代皇帝有六个寝宫;粉黛:化妆品,借指美女。指宫内皇后、妃嫔及宫女。
宫幄 [ gōng wò ]
宫中的帐幕。指宫室。
吹气胜兰 [ chuī qì shèng lán ]
吹气胜兰(吹氣勝蘭) (1).谓美女气息之香胜于兰花。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四:“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
蓬莱宫 [ péng lái gōng ]
(一)、唐宫名。在陕西省长安县东。原名大明宫,高宗时改为蓬莱宫。(二)、指仙人所居之宫。
龙殿 [ lóng diàn ]
(一)、宫殿;朝堂。(二)、龙宫。
皇闼 [ huáng tà ]
皇宫的门。亦借指皇宫。
繠宫 [ ruǐ gōng ]
即 蕊珠宫。道教传说天上 上清宫 有 蕊珠宫,系神仙所居。
沈锢 [ shěn gù ]
(一)、亦作“沉錮”。见“沉痼”。(二)、长久禁锢。清 施闰章《蠖斋诗话·蓴菜》:“李长蘅 有《煮蓴歌》,亦可称蓴之…
对禁 [ duì jìn ]
宫禁中遥遥相对的两处宫殿。谓皇宫和皇太子宫。《文选·颜延之<直东宫答郑尚书>诗》:“两闈阻通轨,对禁限春风。” 李善…
二十八调 [ èr shí bā diào ]
统指唐代教坊俗乐的曲调。宫、商、角、羽四声各七调。《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宫、高宫、中…
宜春宫 [ yí chūn gōng ]
秦 离宫名。《三辅黄图·甘泉宫》:“ 宜春宫 ,本 秦 之离宫,在 长安 城东南 杜县 东,近 下杜 。”参见“ 宜…
廉选 [ lián xuǎn ]
即察举。汉 时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廉,通“覝”。《后汉书·顺帝纪》:“闰月丁亥,令诸以詔除为郎,年四十以上课试如孝廉…
别宫 [ bié gōng ]
正式寝宫以外的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