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溜疎剌 [ shī liū shū là ]
失留疎剌。元杨讷《二郎神·怨别》曲:“失溜疎剌金风送竹频摇。渐渐的黄花瘦。看看的红叶老。”
口授 [ kǒu shòu ]
(一)、口头传授(还没有文字记录的歌曲、方技等):我国许多地方戏曲都是由民间艺人世代口授而保存下来的。(二)、口头述…
设卫 [ shè wèi ]
设置宿卫。《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於是离宫设卫,别殿周徼。” 吕向 注:“设卫,宿卫也。”
雅曲 [ yǎ qǔ ]
典雅的乐曲。《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 程普 不睦”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瑜 曰:‘吾虽不及…
离鸾别凤 [ lí luán bié fèng ]
离鸾别凤(離鸞别鳳) 比喻分离的配偶。 唐 李贺 《湘妃》诗:“离鸞别凤烟梧中, 巫 云 蜀 雨遥相通。” 明 陈子…
秋鸿 [ qiū hóng ]
(1).秋日的鸿雁。古诗文中常以象征离别。 南朝 梁 沉约 《愍衰草赋》:“秋鸿兮疏引,寒鸟兮聚飞。” 唐 李益 《…
离弦 [ lí xián ]
(一)、离别时所奏乐曲。(二)、箭离弓弦。比喻迅速。如:发令枪一响,健儿们如离弦之箭,疾驰而去。
降心相从 [ jiàng xīn xiāng cóng ]
委曲自己的心意去服从别人的意愿。《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
本戏 [ běn xì ]
成本演出的戏曲,内容包括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不一定一次演完(区别于“折子戏”):连台本戏。
线帖儿 [ xiàn tiě ér ]
亦作“线帖儿”。即线箧。 元 李子中 《赏花时·怨别》套曲:“最难熬,更漏迢迢,线帖儿翻腾耳慢搔。”参见“ 綫篋 ”…
药店龙 [ yào diàn lóng ]
药店中的龙骨。喻身体消瘦。语本《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三五》:“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
水仙子 [ shuǐ xiān zǐ ]
(一)、曲牌名。常见者有二,均为北曲。一属双调;另一属黄钟宫,又名《古水仙子》。(二)、南宋时西湖游船上歌舞妓的通称…
长相思 [ cháng xiāng sī ]
(一)、指丝棉。(二)、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男女或友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三)、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说短论长 [ shuō duǎn lùn cháng ]
shuō duǎn lùn cháng 说短论长(説短論長) ◎ 说短论长 shuōduǎn-lùnc…
别眼 [ bié yǎn ]
(一)、另眼。宋 陈师道《舅氏新斋》诗:“堂因竹柏有,花与岁时阑。欲作终年计,长留别眼看。”(二)、独到的眼光。清 …
枉己正人 [ wǎng jǐ zhèng rén ]
不正自己而要正别人。《孟子·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 枉:弯曲,不正。
诱赂 [ yòu lù ]
用来买通别人的财物。 晋 潘岳 《西征赋》:“降 曲崤 而怜 虢 ,託与国於亡 虞 。贪诱赂以卖邻,不及腊而就拘。”
绕圈子 [ rào quān zi ]
(一)、走迂回曲折的路:人地生疏,难免绕圈子走冤枉路。(二)、比喻不照直说话:有话直说,别绕圈子。
阳关三叠 [ yáng guān sān dié ]
古曲名。又称《渭城曲》。因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盃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霸王卸甲 [ bà wáng xiè jiǎ ]
简称“卸甲”。琵琶曲。题材与《十面埋伏》相同,写楚项羽与汉刘邦的垓下之战。着重表现项羽兵败、洒泪别姬、自刎乌江等情景…
荆江 [ jīng jiāng ]
长江中部从枝江到洞庭湖口的一段的别称。这一段长江蜿蜒曲折360公里,河床高于两岸平原
满园春 [ mǎn yuán chūn ]
(1). 唐 代曲名。参阅 唐 崔令钦 《教坊记》。(2).曲牌名。见 清 洪昇 《长生殿·倖恩》。(3).一种大的…
大鼓 [ dà gǔ ]
最大和发音最深沉的军乐队和管弦乐队用鼓曲艺的一种,表演者连说带唱,以鼓、板、三弦等伴奏。由于地区和方言、曲调的区别,…
离乡别土 [ lí xiāng bié tǔ ]
lí xiāng bié tǔ 离乡别土(離鄉别土) 同“ 离乡背井 ”。 唐 元稹 《花栽》诗:“买得山花一两栽,…
直裾 [ zhí jū ]
即襜褕,语出《说文解字》,1是华夏衣冠体系中的一种,其短者谓之裋褕,2衣襟裾为方直,区别于曲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