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骨吸髓 [ qiāo gǔ xī suǐ ]
砸碎骨头吸骨髓。比喻残酷剥削。
暴骨 [ pù gǔ ]
(一)、暴露尸骨。指死于郊野。《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陆德明 释文:“暴骨,蒲木反,本或作曝…
齑身粉骨 [ jī shēn fěn gǔ ]
齑身粉骨(齏身粉骨) 犹言粉身碎骨。 明 王守仁 《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臣世受国恩,齏身粉骨,亦无以报。”
无骨 [ wú gǔ ]
(一)、指人体中没有骨的部位。《礼记·深衣》:“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郑玄 注:“当骨,缓急难为中也。…
跟骨骨折 [ gēn gǔ gǔ zhé ]
跟骨骨折gēn gǔ gǔ shé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多见者,易发生于中年男性。由于跟骨骨折可严重…
砭骨 [ biān gǔ ]
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朔风砭骨。奇痛砭骨。
足部骨折 [ zú bù gǔ zhé ]
足部骨折zú bù gǔ shé 疾病概述 足部骨折是指发生于足部距骨、跟…
脆骨 [ cuì gǔ ]
动物的软骨作为食品时叫脆骨。
锁骨观音 [ suǒ gǔ guān yīn ]
亦作“鏁骨观音”。指遍体骨节相连的菩萨。清吴伟业《王郎曲》:“鏁骨观音变现身,反腰贴地莲花吐。”清赵翼《游焦山至扬州…
鼻骨骨折 [ bí gǔ gǔ zhé ]
拼音:bí gǔ gǔ shé 解释:鼻骨骨折(fractureofnasalbone)…
耻骨 [ chǐ gǔ ]
人和哺乳动物腰带组成骨之一。左、右耻骨在正中线会合成耻骨联合,由上、下两支参与构成骨盆的腹外侧壁。
髌邢 [ bìn xíng ]
髌髌:膝盖骨。古代除去膝盖骨的酷刑。
人骨 [ rén gǔ ]
人之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人骨》:「集解,时珍曰:『许慎云:『骨者肉之核也。』。』。」
龙尾骨 [ lóng wěi gǔ ]
龙尾骨就是脊椎的最后一条骨头,脊椎形状似龙,龙尾骨在肛门的上方。
带鱼骨瘤 [ dài yú gǔ liú ]
带鱼在脊椎骨上发生的骨骼病变。
躯干骨 [ qū gàn gǔ ]
由椎骨、肋骨和胸骨互相连接成可活动的脊柱和骨性胸廓。作用是支持头部,保护脊髓和胸腹腔内的内脏器官。
锁骨 [ suǒ gǔ ]
人和脊椎动物肩带组成骨之一。在人体是连接胸骨和肩胛骨的弯形细长骨,位于皮下,是颈与胸的分界标志。
颧骨整形 [ quán gǔ zhěng xíng ]
拼音:quán gǔ zhěng xíng 解释:颧骨整形是指用外科手段对颧骨进行整形,…
投琼 [ tóu qióng ]
(一)、《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后以“投琼”喻施惠于人。北周 庾信《将命至邺酬祖正员》诗:“…
提法 [ tí fǎ ]
(一)、对某种问题的说法。(二)、正骨八法之一。提有提起、提伸及牵引之意。用一手或双手或拇食指或辅以绳索将受伤后下陷…
犁骨 [ lí gǔ ]
拼音:lí gǔ 解释:骨(Vomer)(是一粗略的三角骨, 形成鼻中隔的下半部份。 犁骨的下缘与中隔…
楗柱 [ jiàn zhù ]
河工以竹木所筑的柱桩。《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周身名位骨度》:“﹝髁骨﹞下两分出向前之骨,末如楗柱,在於臀内,名曰…
莹骨 [ yíng gǔ ]
(一)、彻骨。形容寒气侵人。(二)、犹玉骨。
前锯筋 [ qián jù jīn ]
(Anteriorseratusmusele)生理学名词。胸膊筋之一。位于胸廓侧面,起自第一至第九肋骨,至于肩胛骨之…
切骨铭心 [ qiè gǔ míng xīn ]
释义 义参「刻骨铭心」。见「刻骨铭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