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 [ huǒ zàng ]
处理死人遗体的一种方法,用火焚化尸体,骨灰装入容器保存、埋葬,或者撒在地上、水里。
障骨 [ zhàng gǔ ]
死于瘴荒之地的尸骨。障,通“瘴”。语本 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明 陈…
季脇 [ jì xié ]
胁下小肋骨。《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旁,则季脇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张隐庵 集注:“季脇,两脇之下杪也…
支骸 [ zhī hái ]
肢体骸骨。谓尸体。《后汉书·质帝纪》:“又兵役连年,死亡流离,或支骸不敛,或停棺莫收,朕甚愍焉。”
五脏所主 [ wǔ zàng suǒ zhǔ ]
五脏所主即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五脏与五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季胁 [ jì xié ]
胁下小肋骨。《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旁,则季脇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张隐庵 集注:“季脇,两脇之下杪也…
八会穴 [ bā huì xué ]
针灸上依人体的腑、脏、脉、髓、筋、骨、血、气八个穴位的作用而命名,分别为太仓穴、章门穴、太渊穴、绝骨穴、阳陵泉穴、大…
拾骨 [ shí gǔ ]
谓收拾遗骨改葬。南朝 梁 江淹《被黜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輟鑊歛火,吹魂拾骨。”《隋书·地理志下》:“始死,即出…
裹尸马革 [ guǒ shī mǎ gé ]
裹尸马革(裹屍馬革) 见“ 裹尸马革 ”。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忠勇无畏,战死沙场。语本《后汉书·马援传》:“方今 匈…
鞭尸 [ biān shī ]
(一)、见“鞭尸”。(二)、亦作“鞭尸”。《史记·伍子胥列传》:“及 吴 兵入 郢,伍子胥 求 昭王。既不得,乃掘 …
跷脉 [ qiāo mài ]
亦作“蹻脉”。见“ 蹺脉 ”。亦作“蹻脉”。中医奇经八脉名。包括阳跷脉和阴跷脉。《灵枢经·脉度》:“蹻脉者,少阴之别…
关脉 [ guān mài ]
手脉的一部分,在掌后高骨上,寸口与尺中之间。中医学认为,阴阳气血由此分界,故称。
逼不得已 [ bī bù dé yǐ ]
逼不得已 迫不得已。《云笈七籤》卷八五:“﹝ 程伟 ﹞欲从求方,终不可得,云 伟 骨未应得之,逼不得已,妻尸解而去。…
过筋过脉 [ guò jīn guò mài ]
节骨眼;关键。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夏完淳:刚才所说的话,正是过筋过脉的地方,很要紧。”亦作“过经过脉”。李劼人…
肘部 [ zhǒu bù ]
肘前区皮肤薄而柔软,浅筋膜疏松,浅静脉粗大,位于皮下。头静脉与前臂外侧皮神经行于肱二头肌腱外侧;贵要静脉与前臂内侧皮…
迎尸 [ yíng shī ]
(一)、古代祭礼之一。上古祭祀时,立尸以代死者受祭。尸由臣下或死者晚辈充任。“迎尸”指迎接象征死者神灵而受祭的人。《…
玩尸女 [ wán shī nǚ ]
玩尸女是指重庆医科大一些手持人体骨骼在一间标本室内耍弄摆拍的女学生模样的人。2009年12月7日,网上盛传一篇热帖《…
骨肉同胞 [ gǔ ròu tóng bāo ]
指的是亲生的兄弟姐妹;或是比喻两个很陌生的人像是一家人,亲密无间如同骨血血脉相连般。
中脘 [ zhōng wǎn ]
(一)、谓胃的中部。(二)、穴位名。属任脉经,在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央。腑病多治此穴。
胔骸 [ zì hái ]
骸骨;尸体。《新唐书·张仲方传》:“于时族夷将相,颅足旁午, 仲方 皆密使识其尸。俄许收葬,故胔骸不相乱。” 明 吾…
经脉 [ jīng mài ]
中医学名词。人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经络系统中直行的干线。《素问·离合真邪论》:“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
胔骼 [ zì gé ]
骸骨;尸体。唐 卢肇《汉堤诗序》:“今天下灾于 有汉,庭垣尽瀦,胔骼在淖。”清 戴名世《孑遗录》:“﹝ 张利民 ﹞为…
余胔 [ yú zì ]
残剩在尸骨上的腐肉。《宋史·五行志五》:“建炎 元年,汴京 大饥,米升钱三百,一鼠直数百钱,人食水藻、椿槐叶,道殣,…
振掉 [ zhèn diào ]
动摇;震动。《素问·脉要精微论》:“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晋 潘尼《鳖赋》:“翩衔钓以振掉,…
醉骨 [ zuì gǔ ]
(1).指 唐 武则天 妒杀 高宗 后妃事。事见《旧唐书·后妃传上·高宗废后王氏》:“ 武后 知之,令人杖庶人及 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