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鍼 [ chuān zhēn ]
见“ 穿针 ”。
黹紩 [ zhǐ zhì ]
针线活。
疏松 [ shū sōng ]
使松散疏松土壤松散土质疏松
燔针 [ fán zhēn ]
火针。
关灸 [ guān jiǔ ]
针灸。
烧针 [ shāo zhēn ]
火针。
淬针 [ cuì zhēn ]
火针。
松缓 [ sōng huǎn ]
(一)、缓慢;宽松:节奏松缓。表情松缓。日程安排得很松缓。(二)、缓和;放松:松缓气氛。松缓神经。
针綖 [ zhēn yán ]
见“ 针线 ”。
回形针 [ huí xíng zhēn ]
曲别针。
对鍼 [ duì zhēn ]
见“ 对针 ”。
南针 [ nán zhēn ]
指南针。
刺灸 [ cì jiǔ ]
即针灸。
穿针楼 [ chuān zhēn lóu ]
相传 南朝 齐武帝 建 层城观,七夕宫女登之穿针,称为“穿针楼”。
气至病所 [ qì zhì bìng suǒ ]
针灸学术语,这里所谓的气指经气而言,即针下的得气感应。
逆时针 [ nì shí zhēn ]
属性词。跟钟表上时针的运转方向相反的:逆时针方向。
逆刺 [ nì cì ]
倒刺,钩针。
砭治 [ biān zhì ]
针砭治病。
针师 [ zhēn shī ]
针灸医师。
弼针 [ bì zhēn ]
(一)、即别针。旧时为便于缝纫,多先用此针将裁片绷好,然后缝制。(二)、指别在衣领或胸襟上用作装饰的针。
松子 [ sōng zǐ ]
(松子儿)松树的种子。松仁:松子糖。
鼻针 [ bí zhēn ]
(一)、即别针。一种别在衣领或胸襟上的装饰物。(二)、针刺疗法的一种,在鼻部周围取穴,用毫针斜刺,以治疗某种疾病。
逍遥椅 [ xiāo yáo yǐ ]
坐椅名。 洪深 《女人女人》第一幕:“ 方老太太 此刻坐在逍遥椅上做针线,起劲地一针针地为甥孩们捺着鞋底。”
针砭时弊 [ zhēn biān shí bì ]
砭:古代治病刺穴的石针,后泛指金针治疗和砭石出血。像医病一样,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又针又砭,求得改正向善。
针线活 [ zhēn xiàn huó ]
用针做的活;特指除单纯用针缝的以外的活(如刺绣、编结、绒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