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而挠之 [ nù ér náo zhī ]
对于易怒的敌人,就通过挑逗的方式去激怒他,使他丧失理智。
盗目 [ dào mù ]
盗贼头目。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四六回:“ 长庚 追至 竿塘 ,方寻着敌船数隻,接连放炮,击坏敌船两艘,活擒盗…
尝敌 [ cháng dí ]
亦作“甞敌”。试探敌人实力的强弱。宋 苏洵《权书·心术》:“古之贤将,能以兵甞敌,而又以敌自甞,故去就可以决。”宋 …
声东击西 [ shēng dōng jī xī ]
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
胡虏 [ hú lǔ ]
秦 汉 时称 匈奴 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
省敌 [ shěng dí ]
减少敌人。 明 刘基 《郁离子·省敌》:“善战者省敌,不善战者益敌。省敌者昌,益敌者亡。”
攻坚战 [ gōng jiān zhàn ]
攻击敌人坚固阵地的战斗。开通隧道是修路任务中的攻坚战。
前茅 [ qián máo ]
即先头部队。古代行军时,前哨斥侯以茅为旌,如遇敌人或敌情有变化,举旌以通知后军前茅虑无。——…
监听 [ jiān tīng ]
利用特种设备监察别人的谈话或发出的通信信号等监听从夏威夷发出的无线电话的通话监听敌人的通讯线路
伏道 [ fú dào ]
(一)、暗道,隐秘的通道。(二)、指利用地形埋伏军队以袭击敌人的策略。
前哨 [ qián shào ]
地面部队驻止时,向敌方所在方向派出的警戒分队。通常由一个连或一个营担任。任务是制止地面敌人的侦察和抗击敌人的袭击,保…
敌情 [ dí qíng ]
敌人的情况,特指敌人对我方采取行动的情况:了解敌情。侦察敌情。发现敌情。敌情观念(对敌人警惕的观念)。
要便 [ yào biàn ]
谓险要而便于扼守制敌之处。《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三年》:“任城 太妃 孟氏 勒兵登陴,先守要便,激励文武,安慰新旧,…
弭服 [ mǐ fú ]
顺服。《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 冀 殷 既合, 沧 、 瀛 、 幽 、 定 自然弭服,唯 刘诞 黠 胡 或…
背腹受敌 [ bèi fù shòu dí ]
背腹受敌(背腹受敵) 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 淮 兵断 正阳 浮桥…
电网 [ diàn wǎng ]
用来防敌或防盗的可以通电的金属网一个较大地区内的发电、输电系统
万人之敌 [ wàn rén zhī dí ]
敌:对抗。指武艺高强可敌强敌。也指善于统帅军队以抵御强敌。亦作“万人敌”。
情见势屈 [ qíng xiàn shì qū ]
情:真情;见:通“现”,暴露;势:形势;屈:屈曲。指军情已被敌方了解,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树敌 [ shù dí ]
使别人跟自己为敌:四面树敌。树敌太多。
连成一气 [ lián chéng yī qì ]
比喻站在同一阵线,互通声息,互相回护。如:「他们俩连成一气,共同对付敌人。」
敌视 [ dí shì ]
当做敌人看待;仇视:互相敌视。敌视的态度。
摧紧获丑 [ cuī jǐn huò chǒu ]
摧坚:击溃敌精锐部队;丑:众,指敌人。挫败敌方精锐的军队,俘获敌寇。
克敌 [ kè dí ]
打败敌人。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唐肃宗四》:“逆贼有必亡之势,诸将有克敌之能。”鲁迅《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鄣候 [ zhāng hòu ]
用以观察、警戒敌情的城堡。《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四年》:“士马精强,鄣候严整。”
断敌 [ duàn dí ]
料敌。判断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