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传胪 [ xiǎo zhuàn lú ]
科举时代,殿试后宣读皇帝诏书和登第进士名次,叫传胪。
胪云 [ lú yún ]
指殿试及第。科举时代殿试及第者,由皇帝在殿上宣读名次,然后由卫士齐声高呼,胪传至阶下,故称。
四伯 [ sì bó ]
(一)、主四岳之官。(二)、晋时大鸿胪陈留江泉以能食为谷伯,豫章太守史畴以大肥为笨伯,散骑郎高平张嶷以狡妄为猾伯,羊…
传胪只候 [ chuán lú zhī hòu ]
殿试之后,进士谒见之时,唱其名之宦官也。明、汤显祖《牡丹亭·四十一出》:「黄道日,传胪只候,众多官在殿头,把璨林宴备…
手足逆胪 [ shǒu zú nì lú ]
手足逆胪俗称倒刺,西医学称之为逆剥,是一种以手足指甲根际皮肤倒卷、撕裂、翘起为特征的皮肤病。
钞胪 [ chāo lú ]
抄录胪列。清 魏源《复何竹芗同年论会计书》:“与其钞臚簿籍,无文行远,似不如约举大纲,作为数论之易览而有裨也。”
逆胪 [ nì lú ]
中医病名。 隋 巢元方 等《巢氏病源·四肢病·手足逆胪候》:“手足爪甲际皮剥起谓之逆臚,风邪入於腠理,血气不和故也。…
胪唱 [ lú chàng ]
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皇帝召见,按甲第唱名传呼,称胪唱。其制始于 宋 时。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九:“翌日臚唱…
于谐里河 [ yú xié lǐ hé ]
即海拉尔河。《辽史·太宗纪》:「诏以于谐里河、胪胊河之近地,给赐南院欧董突吕乙斯勃、北院温纳何刺三石烈人为农田。」
译官令 [ yì guān lìng ]
古官名。掌通译。 汉 代大鸿胪之属官有译官令及丞。《汉书·儒林传·周堪》:“ 堪 译官令,论於 石渠 ,经为最高,后…
饮马河 [ yìn mǎ hé ]
河川名:(1)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境。清高宗东巡吉林,曾于此处饮马,故称为「饮马河」。也称为「驿马河」。(2) 额尔…
序班 [ xù bān ]
(一)、官员的班行位次。唐 李肇《翰林志》:“兴元 二年,敕翰林学士朝服序班,宜准诸司官知制誥例。”(二)、官名,属…
荒耄 [ huāng mào ]
昏乱;昏愦。 汉 扬雄 《大鸿胪箴》:“寀寮荒耄,国政如漫。”《晋书·吕光载记》:“ 光 荒耄信谗,杀尚书 沮渠罗仇…
朱敦儒 [ zhū dūn rú ]
南宋词人。字希真,号岩壑老人,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任秘书省正字、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后受秦桧笼络,任鸿胪少卿。秦桧死…
京堂 [ jīng táng ]
清 代对某些高级官员的称呼。如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国子监及大理、太常、太仆、光禄、鸿胪等寺的长官,概称京堂。在官…
金殿传胪 [ jīn diàn chuán lú ]
“金殿传胪”对于读书人来讲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当时,人们把中进士比作“鲤鱼跳龙门”。一旦“黄榜”题名,便身价百倍,…
典属国 [ diǎn shǔ guó ]
官名,秦始置。掌管与少数民族往来的事务,西汉沿之,秩二千石。属官有九译令。元狩三年(前120)设五属国以处内附匈奴,…
萦盈 [ yíng yíng ]
回旋轻捷貌。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初便娟於墀廡,未縈盈於帷席。” 唐 温庭筠 《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荒凉遗…
面陈 [ miàn chén ]
当面陈述:面陈良策。面陈时政得失。
胪举 [ lú jǔ ]
列举。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承命析其原委,姑臚举其不同者言之,不敢稍涉武断也。” 梁启超 《致伍秩庸星…
四陈 [ sì chén ]
四面铺陈、陈列。
陈腐 [ chén fǔ ]
陈旧腐朽:内容陈腐。打破陈腐的传统观念。
颭灩 [ zhǎn yàn ]
亦作“颭灧”。水波荡漾貌。唐 杜牧《题池州弄水亭》诗:“弄水亭 前溪,颭灩翠綃舞。”唐 温庭筠《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
腐旧 [ fǔ jiù ]
陈腐;陈旧:腐旧思想。
春秋大刀 [ chūn qiū dà dāo ]
陈氏春秋大刀,亦名“青龙偃月刀”,它起源于河南省陈家沟,由陈王庭所制,由陈发科本人修改,其子陈照奎定型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