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 [ gān cháng ]
肝和肠,多用于比喻:肝肠欲裂。痛断肝肠。
锦绣肝肠 [ jǐn xiù gān cháng ]
锦绣肝肠(錦繡肝腸) 谓满腹诗文,善出佳句。语本 唐 李白 《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 紫云…
肝肠寸断 [ gān cháng cùn duàn ]
形容极度悲痛伤心。《战 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铁石心肝 [ tiě shí xīn gān ]
铁石心肝(鐵石心肝) 见“ 铁石心肠 ”。
锦綉心肠 [ jǐn tòu xīn cháng ]
见“ 锦绣肝肠 ”。
锦绣肠 [ jǐn xiù cháng ]
见“ 锦绣肝肠 ”。
锦绣心肠 [ jǐn xiù xīn cháng ]
锦绣心肠(錦綉心腸) 见“ 锦绣肝肠 ”。
回肠结气 [ huí cháng jié qì ]
回:回转。使肝肠回旋。
胆管 [ dǎn guǎn ]
肝脏的输出管,与十二指肠相连接。肝内生成的胆汁通过它流入十二指肠。也叫胆道。
寸断 [ cùn duàn ]
断成许多小段。肝肠寸断。
脏器 [ zàng qì ]
医学上指胃、肠、肝、脾等内脏器官。
前肠 [ qián cháng ]
在脊椎动物中,消化管从发生上可以从前向后顺次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前肠是肝脏形成部前方部分(肝前部prehep…
输胆管 [ shū dǎn guǎn ]
在脊椎动物中连接肝脏与肠的管道。
五藏六府 [ wǔ zàng liù fǔ ]
指体内全部器官。五藏:心、肺、脾、肝、肾。六府: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亦作“五脏六腑”。
十二官 [ shí èr guān ]
人体十二脏腑的合称。即心、肝、脾、肺、肾、膻中、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十二脏腑。
炒肝 [ chǎo gān ]
一种食品,用猪肝、肥肠加大蒜、黄酱等作料勾芡烩成。
五脏六腑 [ wǔ zàng liù fǔ ]
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腑脏 [ fǔ zàng ]
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为六腑;心、肝、脾、肺、肾为五脏。亦泛指人的内脏。
晻冉 [ ǎn rǎn ]
迅速消逝。 清 黄景仁 《和容甫》之三:“盛时忽晻冉,逝矣摧肝肠。”
肝素 [ gān sù ]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肝脏内含量最多,肺、肾、肠等也有
猪肝肠 [ zhū gān cháng ]
炒肝肠 [ chǎo gān cháng ]
消化系统 [ xiāo huà xì tǒng ]
人或动物体内所有消化器官的总称。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消化管及唾液腺、肝和胰等消化腺组成。有消化食物并吸收养…
沥胆抽肠 [ lì dǎn chōu cháng ]
沥胆抽肠(瀝膽抽腸) 沥胆披肝。《梁书·王僧辩传》:“身当将帅之任,而不能沥胆抽肠,共诛姦逆,雪天地之痛,报君父之仇…
胆汁 [ dǎn zhī ]
肝脏细胞分泌的 液体。黄绿色,味苦。一部分直接排入肠腔,另一部分先进入胆囊,经浓缩与储存后再在进食时输入肠 腔。对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