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审 [ sòng shěn ]
方案等送交上级或有关部门审查:送审稿。
对簿公堂 [ duì bù gōng táng ]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朝审 [ cháo shěn ]
明 清 两代由朝廷派员复审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始于 明 天顺 三年。每年霜降后,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把已判…
审判厅 [ shěn pàn tīng ]
旧时高等、地方和初级审判厅的通称。 清 朝末年设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在京师及各省、府、县分设高等、地方和初级审判厅…
闭庭 [ bì tíng ]
指一次法庭审理程序或整个审判程序结束。
审结 [ shěn jié ]
审理结束,做出判决:这一刑事案件已经审结。
审查 [ shěn chá ]
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审查提案。审查经费。审查属实。
详审 [ xiáng shěn ]
(一)、安详慎重。(二)、周详审慎。(三)、详细审察。
审计风险 [ shěn jì fēng xiǎn ]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6年底公布的《独立审计…
审批定兵 [ shěn pī dìng bīng ]
审批定兵即对政治审查、体格检查、年龄和文化审查均合格的应征公民,按照择优挑选的原则,审查批准确定为当年征集对象的工作…
按诘 [ àn jié ]
审问。
吊审 [ diào shěn ]
提审。
研复 [ yán fù ]
细审。
谛定 [ dì dìng ]
审定。
再审 [ zài shěn ]
重新审查。法院发现已经审理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确有错误时,依法重新审判。
诘审 [ jí shěn ]
审问。《三国演义》第一○三回:“ 懿 将解到 蜀 兵,詰审虚实。”
监察院审计部 [ jiān chá yuàn shěn jì bù ]
中央政府的行政机关之一,隶属于监察院。行使审计权,掌理审核、考核、稽察、核定政府所属全国各机关的财务及会计事务。设有…
大审 [ dà shěn ]
明 代刑制,每五年朝廷命司礼太监会同三法司堂上官审理刑狱,谓之大审。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审平反纪略》:“凡遇丙辛之…
详议 [ xiáng yì ]
审议。
讯辨 [ xùn biàn ]
审理。
推覈 [ tuī hé ]
审问。
案问 [ àn wèn ]
审问。
按讯 [ àn xùn ]
审问。
料计 [ liào jì ]
审度。
勾问 [ gōu wèn ]
提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