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法 [ dào fǎ ]
盗律。
鲸寇 [ jīng kòu ]
大盗。
盗贼公行 [ dào zéi gōng xíng ]
谓盗贼公开作案,无所忌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盗贼自知…
贼匪 [ zéi fěi ]
盗贼。
海匪 [ hǎi fěi ]
海盗。
鼠偷狗盗 [ shǔ tōu gǒu dào ]
鼠偷狗盗 同“ 鼠窃狗盗 ”。 清 无名氏 《陆沉痛》楔子一出:“遍地腥羶,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
不与取 [ bù yǔ qǔ ]
偷盗。
海暴 [ hǎi bào ]
海盗。
偷窃 [ tōu qiè ]
盗窃。
上盗 [ shàng dào ]
大盗。
谨盗 [ jǐn dào ]
防盗。
賫盗 [ jī dào ]
亦作“賷盗”。谓持物送给盗贼。《明史·冯师孔传》:“王能杀贼,假王以大将军权;不能杀贼,悉输王所有餉军,与其賷盗。”
盗斗 [ dào dòu ]
盗墓。
盗贼课 [ dào zéi kè ]
古代考核地方官吏侦破盗案、捕获盗贼成绩的制度。《汉书·尹翁归传》:“京师畏其威严, 扶风 大治,盗贼课常为三辅最。”…
诲盗 [ huì dào ]
诱人盗窃。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虽曰炭田有以诲盗,而慢藏不用,则谁之罪哉。”参见“ 诲淫诲盗 …
诸劫 [ zhū jié ]
诸贼盗。
偷穴 [ tōu xué ]
穿壁为盗也。《汉书·王莽传》:「大者群盗,小者偷穴,不过二科。」
盗跖 [ dào zhí ]
(1).相传为古时民众起义的领袖。名 跖 ,一作 蹠 ,“盗”是当时统治者对他的贬称。《庄子·盗跖》:“ 盗跖 从卒…
盗寇 [ dào kòu ]
犹盗匪。
贼犯 [ zéi fàn ]
盗窃犯。
盗臧 [ dào zāng ]
见“ 盗赃 ”。
偷忍 [ tōu rěn ]
犹盗窃。
劫窃 [ jié qiè ]
犹盗窃。
钞贼 [ chāo zéi ]
犹盗匪。
狗偷 [ gǒu tōu ]
犹狗盗。
【词语拼音】dào qǔ
【词语解释】(一)、亦作“盗取”。窃取;掠夺。《汉书·田延年传》:“延年 上簿诈增僦直车二千,凡六千万,盗取其半。”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二:“伺道行妇女有美者,輒盗取将去,人不得知。”《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张公 惊慌了,只得将前项盗取画眉、勒死 沉秀 一节,一一供招了。”沈从文《我的生活·保靖》:“有时,后山虎豹来人家猪豢中盗取小猪。”
(二)、谦辞。犹摘录,抄录。唐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序:“臣幸以罪居 永州 ……时恐惧,小閒,又盗取古书文句,聊以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