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戒 [ jìn jiè ]
(一)、戒备。(二)、亦作“禁诫”。指佛教的禁条戒律。
箴铭 [ zhēn míng ]
(一)、文体名。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在古代常刻在器物上或碑石上,兼用于规戒、褒赞。(二)、泛指规戒之言。
律行 [ lǜ xíng ]
(一)、指僧徒持守戒律的行为。(二)、谓僧徒按戒律实践。
炯戒 [ jiǒng jiè ]
十分明显的警戒或鉴戒所以昭炯戒。——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也作&ldqu…
持斋把素 [ chí zhāi bǎ sù ]
把:遵守。斋:斋戒。谓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戒晨鼓 [ jiè chén gǔ ]
古代报晨昏的鼓。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漯水》:“魏 神瑞 三年,又建白楼,楼甚高竦……后置大鼓于其上,晨昏伐以千椎,…
戒朝 [ jiè zhāo ]
犹戒晨。 晋 潘岳 《哀永逝文》:“闻鸣鸡兮戒朝,咸惊号兮抚膺。”
大鉴 [ dà jiàn ]
(一)、重要的鉴戒。(二)、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大,敬辞。
度戒舞 [ dù jiè wǔ ]
“度戒舞”是瑶族“度戒”仪式中系列舞蹈的总称。
布萨 [ bù sà ]
梵文Upavasatha的音译。意译为净住,善宿,长养,断增长。佛教仪式。指出家僧尼每半月(十五日与二十九日或三十日…
安国之道,先戒为宝 [ ān guó zhī dào,xiān jiè wéi bǎo ]
道:方法,途径;戒:戒备;宝:宝物,比喻珍贵的东西。保障国家安全的方法,先有戒备是最重要的。
住戒 [ zhù jiè ]
佛─坚心守佛戒者。《佛教遗经》:「汝等比丘已住戒。」
戒涂 [ jiè tú ]
见“戒途”。
饬诫 [ chì jiè ]
见“ 飭戒 ”。
劝儆 [ quàn jǐng ]
犹劝戒。
五诫 [ wǔ jiè ]
见“五戒”。
箍子 [ gū zǐ ]
〈方〉戒指。
备警 [ bèi jǐng ]
犹戒备。
禁诫 [ jìn jiè ]
见“禁戒”。
盛名难副 [ shèng míng nán fù ]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丰屋之戒 [ fēng wū zhī jiè ]
丰屋之戒(豐屋之戒) 《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 高亨 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
戒食 [ jiè shí ]
约期共食;招宴。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卫献公 戒 孙文子、宁惠子 食。”杨伯峻 注:“戒食,谓约期与之共食。”…
韦弦之佩 [ wéi xián zhī pèi ]
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前车覆,后车戒 [ qián chē fù hòu chē jiè ]
覆:翻;戒:警惕,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要引以为戒。
痛惩 [ tòng chéng ]
(一)、严厉地惩戒。(二)、指严加惩办。(三)、深切地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