峯腰 [ fēng yāo ]
亦作“峰腰”。山腰。
俯蹐 [ fǔ jí ]
弯腰屈身,小步而行。 唐 杨若虚 《应知合孙吴运筹决胜科对策》:“俯蹐玉陛,咫尺天休。”
中停 [ zhōng tíng ]
(一)、中途停止。(二)、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上、中、下三停。面部自山根至準头为中停;身体以腰为中停。参见…
打虎跳 [ dǎ hǔ tiào ]
手、脚先后着地,向前跳跃或侧向翻身。 清 翟灏 《通俗编·俳优》:“今以引腰跳掷曰打虎跳。”
宫装 [ gōng zhuāng ]
(一)、见“宫妆”。(二)、戏曲服装。对襟,圆领,大腰身,长及足。为传统戏中后妃及王室贵妇所穿。
折腰五斗 [ zhé yāo wǔ dǒu ]
折腰:弯腰。五斗:五斗米。为五斗米而弯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
胸部 [ xiōng bù ]
(一)、肋骨和胸骨包围的身体部分。(二)、自颈至腰部的人体上半部躯干;尤指妇女的胸部。
背曲腰弯 [ bèi qǔ yāo wān ]
背曲腰弯(背曲腰彎) 见“ 背曲腰躬 ”。
纤腰 [ xiān yāo ]
(一)、亦作“纎腰”。细腰。(二)、指细腰美女。
倒拔 [ dǎo bá ]
(一)、谓树木、立石等根部露出地面而倒仆。(二)、谓背转着身子借助腰部的力量拔取东西。
俯身 [ fǔ shēn ]
(一)、弯腰向前向下,有时同时弯膝。(二)、呈曲身状态的动作,尤指礼节或表示服从的姿势。
楚腰纤细 [ chǔ yāo xiān xì ]
楚腰:称妇人的细腰。形容美人的细腰,曲线玲珑。
旷脚 [ kuàng jiǎo ]
跛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这匹夫﹞所为身分,举止得人嫌……旷脚、駞腰、秃鬢、黄牙、乌眼。”
马裙 [ mǎ qún ]
裙子之一种。《花月痕》第四八回:“ 掌珠 、 宝书 ,首缠青帕,身穿箭袄,腰繫鱼鳞文金黄色两片马裙。”
下肢带 [ xià zhī dài ]
即腰带。详「腰带」条。
保险带 [ bǎo xiǎn dài ]
高空作业或表演时为保障人身安全而使用的带子,一端固定,另一端系在人的腰间。
拦腰 [ lán yāo ]
从半中腰(截住、切断等):拦腰抱住。大坝把黄河拦腰截断。
衣紫腰黄 [ yì zǐ yāo huáng ]
衣紫腰黄 见“ 衣紫腰金 ”。
腰缠 [ yāo chán ]
语出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 扬州 。”后指随身携带的钱财,亦泛指拥有的财富。 宋 文天祥 …
腰斩 [ yāo zhǎn ]
(一)、古代的酷刑,从腰部把身体斩为两段。(二)、比喻把同一事物或相联系的事物从中割断。
劈腰 [ pī yāo ]
当腰,正对着腰。
赫连刀 [ hè lián dāo ]
泛指少数民族随身携带的腰刀。 清 王士禛 《雨度柴关岭》诗:“谁识熏香东省客,戎衣斜压赫连刀。”
毡鞋 [ zhān xié ]
北方人用来防寒的鞋,有高腰,低腰和无腰的。
裤带 [ kù dài ]
用来束腰的带子,裤腰带。
下盘 [ xià pán ]
指身体腰部以下部位,尤指腿部,其支撑的稳定性和出击的能力是武术水平的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