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行 [ zhuō xíng ]
犹言不精此道。《宋书·范晔传》:“熙先 藉 岭 南遗财,家甚富足,始与 综 诸弟共博,故为拙行,以物输之。”《资治通…
纸田 [ zhǐ tián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鉏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穡,以义理为丰年。”后以“纸…
无能之辈 [ wú néng zhī bèi ]
笨拙、没有能力或容易犯错误的人。
艰拙 [ jiān zhuō ]
笨拙,愚昧。 宋 曾巩 《福州回曾侍中状》:“顾兹艰拙,利在退藏。虽有心诚嚮往之勤,而无书记候问之礼,敢期眷与!” …
瘪头瘪脑 [ biě tóu biě nǎo ]
形容一个人动作笨拙,头脑简单。
巧诈不如拙诚 [ qiǎo zhà bù rú zhuō chéng ]
古谚。巧智伪诈,不如笨拙而诚实。
活死人 [ huó sǐ rén ]
〈方〉指迟钝笨拙而无用的人(骂人的话)
工迟 [ gōng chí ]
语本《孙子·作战》:“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原指用兵未有弄巧立异陷于持久而得益者。后以“工迟”指用兵因持重谨慎…
椎拙 [ zhuī zhuō ]
质朴无文。谓不加修饰。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古人语自有椎拙不可掩者。《乐府》曰‘何以销忧,惟有杜康’…
画蚓涂鸦 [ huà yǐn tú yā ]
形容书法或文字拙劣。多用作谦词。
狼犺 [ láng kàng ]
(一)、笨拙;笨重。(二)、踉跄貌。(三)、兽名。
蔽固 [ bì gù ]
(一)、亦作“蔽錮”。迂拙固执。(二)、掩盖;隐匿。
鸠栖 [ jiū qī ]
如鸠之笨拙不善营巢。谓不善治理家业。
颦效 [ pín xiào ]
古代美女 西施 病心而捧心皱眉,其里丑女以为美而效之。见《庄子·天运》。后因以“顰效”形容丑拙之人强学美女之法,弄巧…
呈正 [ chéng zhèng ]
也作“呈政”。呈请指正拙作现予呈正
百家衣体 [ bǎi jiā yī tǐ ]
诗体的一种。即集句诗。宋惠洪《冷斋夜话·山谷集句贵拙速不贵巧迟》:“集句诗,山谷谓之百家衣体。其法贵拙速,而不贵巧迟…
秫缝 [ shú fèng ]
用长针缝纫。谓针线粗拙。《战国策·赵策二》:“黑齿雕题,鯷冠秫缝, 大吴 之国也。” 鲍彪 注:“秫、鉥通,长鍼也。…
拙嘴笨舌 [ zhuō zuǐ bèn shé ]
口舌不乖巧,不善辞令。亦称“拙嘴笨腮”
浅拙 [ qiǎn zhuō ]
(一)、浅薄笨拙。(二)、谦词。指自己的见识,见解。
工业肉 [ gōng yè ròu ]
那些肉是拙劣的仿制品,只是看着像肉。
退仕 [ tuì shì ]
辞官。《隋书·李德林传》:“收拙里閭,退仕乡邑。”
养拙 [ yǎng zhuō ]
(一)、谓才能低下而闲居度日。常用为退隐不仕的自谦之辞。 晋 潘岳 《闲居赋》:“仰众妙而絶思,终优游以养拙。” 唐…
枣核 [ zǎo hé ]
(1).枣子的核。《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 孟节 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
兵闻拙速 [ bīng wén zhuō sù ]
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
劳拙 [ láo zhuō ]
《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谓人做坏事,费尽心机,而越来越显得窘困。后以“劳拙”谓徒费心力。 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