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大风膏 [ jiè chuāng dà fēng gāo ]
苦楝根皮 [ kǔ liàn gēn pí ]
药材苦楝根皮的基源为楝科植物楝和川楝的树皮及根皮,主治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阴道滴虫病、疥疮、头癣等症状。
硫磺膏 [ liú huáng gāo ]
拼音:liú huáng gāo 解释:硫磺膏主要用硫磺与凡士林混合配制而成。中药学认为…
大风子 [ dà fēng zǐ ]
常绿乔木,果实象球,种子卵形。种子榨的油叫大风子油。中医用其种子或油为祛风杀虫药,性热,有毒,主治麻风、恶疮、疥癣等…
疥疮搽药方 [ jiè chuāng chá yào fāng ]
疥虫 [ jiè chóng ]
生长在人体的皮肤下引起疥疮的寄生虫。体长约0.4毫米,椭圆扁平,身上有毛,有四对脚,脚上有吸盘。《何典》第四回:“和…
疥疮剪草散 [ jiè chuāng jiǎn cǎo sàn ]
疥痒 [ jiè yǎng ]
犹疥癣。
疥驼 [ jiè tuó ]
见“疥骆驼”。
疥瘙 [ jiè sào ]
即疥搔。
小秦艽散 [ xiǎo qín jiāo sàn ]
一种药名,主治风虚疥瘙痒。
泥猪癞狗 [ ní zhū lài gǒu ]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同“泥猪疥狗”。
泥猪瓦狗 [ ní zhū wǎ gǒu ]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同“泥猪疥狗”。
疮疾 [ chuāng jí ]
泛指疥癣痈疽等皮肤及外科疾患。
疮痏 [ chuāng wěi ]
(一)、疮疡;伤痕。汉 焦赣《易林·噬嗑之益》:“斧斤所斫,疮痏不息。”晋 葛洪《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埃尘於白珪…
痘痂 [ dòu jiā ]
痘疮疮口结的痂。
伤守疮 [ shāng shǒu chuāng ]
亦作伤手疮,即臁疮。
疮口 [ chuāng kǒu ]
疮的破口:疮口化脓。
熏黄 [ xūn huáng ]
雄黄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一·雄黄》﹝释名﹞:“ 苏恭 曰:‘出 石门 者名石黄,亦是雄黄,而通名黄金…
疥壁 [ jiè bì ]
谓壁上所题书画如疥瘢,令人厌恶。语出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大历 末,禪师 玄览 住 荆州 陟屺寺,道高有…
疮痛 [ chuāng tòng ]
疮口或伤口痛;疮伤病痛。
疮痍弥目 [ chuāng yí mí mù ]
疮痍弥目(瘡痍彌目) 见“ 疮痍满目 ”。
鹅口白疮 [ é kǒu bái chuāng ]
亦作“鵞口白疮”。即鹅口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鸡》:“鵞口白疮,鷄肫黄皮为末,乳服半钱。”参见“鹅口疮”。
散血草 [ sàn xiě cǎo ]
金疮小草的别名。参见「金疮小草」条。
癣疥之疾 [ xuǎn jiè zhī jí ]
癣疥:两种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和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