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穿雁口 [ jiàn chuān yàn kǒu ]
箭:弓箭;穿:通过,穿通。比喻闭嘴不出声
衔竿 [ xián gān ]
谓箭杆没入被射物体。形容箭射得很深。
暗箭中人 [ àn jiàn zhōng rén ]
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扬触 [ yáng chù ]
谓箭先射中他物而后飞起触及箭靶。
有的放矢 [ yǒu dì fàng shǐ ]
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说话或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有针对性。的(dì):箭靶子。矢(shǐ):箭。
众矢之的 [ zhòng shǐ zhī dì ]
比喻大家攻击的目标。矢:箭。的(dì):箭靶子。
挂箭 [ guà jiàn ]
亦作“掛箭”。把箭挂起来不用。谓息兵停战。
亡矢遗镞 [ wáng shǐ yí zú ]
损失箭和箭头。比喻军事上的细微损失。
枉矢 [ wǎng shǐ ]
(一)、不直之箭。(二)、箭名。八矢之一。(三)、星名。
锋镝 [ fēng dí ]
刀箭。泛指兵器。也比喻战争。锋:刀刃。镝:箭头。
雕翎 [ diāo líng ]
(一)、雕的翎毛。借指羽箭。(二)、雕翎箭的省称。
画箭 [ huà jiàn ]
指漏箭。因箭上有表示时间的刻文,故称。
一笴 [ yī gǎn ]
(一)、一支箭。笴,箭杆。(二)、表数量。犹言一杆。
独摇芝 [ dú yáo zhī ]
赤箭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赤箭》。
百发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射箭、打枪、打炮等每次都能打中目标。《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
箭擦 [ jiàn cā ]
弓箭手腰带上挂的毛纱悬垂物,用以擦箭。
絜矢 [ jié shǐ ]
古代箭之一种。可在箭头上著火以射烧敌军。
连箭 [ lián jiàn ]
一箭接一箭。稗海本《搜神记》卷七:“某取弓箭射之,连箭飞去,堂中声便止。”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玄宗 …
触机便发 [ chù jī biàn fā ]
机:弓弩上的发箭器。原指弓弩上的发箭器,一经触发,箭便射出。后亦指人遇到机会便要发作。
钟箭 [ zhōng jiàn ]
(一)、指时辰、时间。箭,指漏箭。(二)、指古代置于漏壶中用以标记时刻的箭形浮标。(三)、借指时间。
青茎 [ qīng jīng ]
(一)、植物青色的茎。(二)、青色的箭杆。(三)、借指箭。
豕豪 [ shǐ háo ]
豪猪有刺如箭。比喻伤人的暗箭,如流言蜚语。
无羽箭 [ wú yǔ jiàn ]
不缀羽毛的箭。《宋史·兵志十一》:“﹝ 淳熙 九年﹞ 湖北、京西 造纳无羽箭。上曰:‘箭不用羽,可谓精巧。’”
一发破的 [ yī fā pò dí ]
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
箭如雨发 [ jiàn rú yǔ fā ]
箭像雨一样发射过来,形容箭射得多,射得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