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识 [ è shí ]
冒犯;得罪。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二折:“我!我!我!举什么千钧鼎,恶识了西 秦。”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
紫朱 [ zǐ zhū ]
《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 郑 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何晏 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
利义 [ lì yì ]
利及义也。《庄子·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
嘴脸 [ zuǐ liǎn ]
面貌;表情或脸色(多含贬义):丑恶嘴脸。他一直不给人家好嘴脸看。
洒淅恶寒 [ sǎ xī wù hán ]
形容病人恶风寒时好像被冷水喷洒在身上,或被雨水所淋的感觉。
弃恶扬善 [ qì è yáng shàn ]
扬:称颂,传播。要摒弃邪恶的东西,赞颂好的东西并推广传播给大家。
贼驴 [ zéi lǘ ]
詈词。指奸恶愚笨的人。《水浒传》第十九回:“别的众人都杀了,难道只恁地好好放了你去,也喫你那州尹贼驴笑!”
全赏 [ quán shǎng ]
欲纯恃赏以成事也。《管子·侈靡》:「毋全赏,好德恶亡使常。」纂诂:「毋纯乎赏。」
天棒 [ tiān bàng ]
四川方言俚语,一般是农乡地区使用。原本指吊儿啷当的,行为不太正经,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人。
芝艾俱尽 [ zhī ài jù jìn ]
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名信 [ míng xìn ]
名声与信誉。《后汉书·伏湛传》:“ 湛 公廉爱下,好恶分明,累世儒学,素持名信。”
时转 [ shí zhuǎn ]
人们纯粹凭机会或者在某事进行过程中好运或恶运的转折或进程
红不棱登 [ hóng bu lēng dēng ]
状态词。红(含厌恶意):这件蓝布上衣染得不好,太阳一晒变得红不棱登的。
一人毁誉 [ yī rén huǐ yù ]
毁:毁谤;誉:夸赞。一个人的毁谤或赞扬。指只凭少数人的好恶来决定人事。
恶卧 [ è wò ]
睡相不好。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箝求 [ qián qiú ]
探求。《鬼谷子·飞箝》:“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説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鉤其所好以箝求之。” 陶弘景 注:…
善节 [ shàn jié ]
好的部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 唐 孔颖达 疏:“此二菜其根有恶…
弃恶 [ qì è ]
(一)、丢弃怨恨。《左传·成公十三年》:“吾与女同好弃恶,復脩旧德,以追念前勋。”(二)、嫌弃厌恶。《元典章·户部四…
双重标准 [ shuāng chóng biāo zhǔn ]
对于同一性质的事情,会根据自己的好恶,利益等原因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断。
上比 [ shàng bǐ ]
言与古相比也。与上级者相比也。《庄子·人间世》:「成而上比。」;金、元好问〈戏题新居二十韵〉诗:「上比下艮易比见,好…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 ]
从:顺随。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闲口论闲话 [ xián kǒu lùn xián huà ]
空口闲谈。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喒閒口论閒话,这好人家好举止,恶人家恶家法。”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
熏莸 [ xūn yóu ]
(一)、同“薰莸”。(二)、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好坏等。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更成 [ gēng chéng ]
谓重修旧好。《左传·隐公六年》:“六年春,郑 人来渝平,更成也。”孔颖达 疏:“变更前恶而復为和好……自 狐壤 以来…
隔应 [ gé yìng ]
指看到过或嗅到过不适应或恶心的东西或者气味之后,以及对因别人说起给自己留下不好印象的物品或气味而产生不舒服或恶心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