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枯 (gān kū)
(一)、草木由于衰老或缺乏营养、水分等而失去生机:一夜大风,地上落满了干枯的树叶。
(二)、因缺少脂肪或水分而皮肤干燥。
(三)、干涸:干枯的古井。
【词语拼音】gān jié
【词语解释】枯竭。《左传·僖公十五年》“外彊中乾”晋 杜预 注:“外虽有彊形而内实乾竭。”《法苑珠林》卷十九:“復一比丘梦见四十里泉水皆乾竭,华悉零落。”
【词语拼音】dǎ niān
【词语解释】(一)、植物失水萎缩。穆青 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年夏天天旱,棉叶开始打蔫。”
(二)、形容精神不振。柯岩《奇异的书简·她爱祖国的明天》:“一看哪个学生打蔫儿,就摸他们的额头:是不是发烧了?肚子疼啦?”《北京晚报》198(四)、(二)、9:“可我从来没看见她打过蔫,也不知她哪来的那么大劲头。”
【词语拼音】gān biě
【词语解释】(一)、干而收缩,不丰满:墙上挂着一串串辣椒,风吹日晒,都已经干瘪了。别看他是个干瘪老头儿,力气可大着呢。
(二)、(文辞等)内容贫乏,枯燥无味:语言干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