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藏 [ wǎn cáng ]
积聚,蓄藏。《史记·律书》:“虚者,能实能虚,言阳气冬则宛藏於虚,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故曰虚。” 张守节 正…
苞笋 [ bāo sǔn ]
冬笋。《东观汉记·马援传》:“ 援 好事,至 荔浦 ,见冬笋,名曰苞笋。” 晋 左思 《吴都赋》:“苞笋抽节,往往縈…
風體 [ fēng tǐ ]
(一)、风格。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刀笔不足宣功,风体所以弘益。”《梁书·萧颖达传》:“风体如兹,準…
风体 [ fēng tǐ ]
(一)、风格。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刀笔不足宣功,风体所以弘益。”《梁书·萧颖达传》:“风体如兹,準…
惨节 [ cǎn jié ]
隆冬季节。
阴期 [ yīn qī ]
秋冬季节。古人以为秋冬属阴,故称。
南至 [ nán zhì ]
即冬至。《逸周书·周月》:“惟一月既南至,昏昴毕见,日短极,基践长,微阳动於黄泉,阴降惨於万物。”朱右曾 校释:“冬…
冬灰 [ dōng huī ]
(1).占冬至节的葭灰。葭即芦苇。古人将芦苇膜烧成灰放入不同的律管中以占节候,某律管中葭灰飞出,即知某节候到。冬至节…
前三後四 [ qián sān hòu sì ]
1.冬至、元正、寒食之前后七日也。或谓后四之四为五之。见「前三后五」条。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宋、王楙《野客丛书…
腊序 [ là xù ]
谓腊冬时节。
脚下 [ jiǎo xià ]
(一)、脚底下。(二)、目前;现时:脚下是农忙季节,要合理使用劳力。(三)、临近的时候:冬至脚下。
搓圆仔 [ cuō yuán zǐ ]
圆仔,即汤圆。民俗于岁时喜庆,尤其在元宵和冬至二节,合家搓汤圆,取团圆吉祥之意。
冬日 [ dōng rì ]
(一)、冬季。(二)、冬天的太阳。(三)、指冬至日。
腊候 [ là hòu ]
犹言寒冬时节。
防冬 [ fáng dōng ]
古代每至秋冬季节,边境常有战事发生,故于其时调兵守边,谓之“防冬”。宋 李纲《条具防冬利害事件奏状》:“今年防冬,非…
季候 [ jì hòu ]
季节:隆冬季候。
阴驾 [ yīn jià ]
指秋冬阴寒季节。
冬汛 [ dōng xùn ]
冬季的捕鱼季节。
寒节 [ hán jié ]
寒冷的季节;冬季。
做节 [ zuò jié ]
南宋 时 杭州 风俗,于冬至三日之内,店肆皆歇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参阅 宋 周密 《乾淳岁时记》。
日短至 [ rì duǎn zhì ]
指冬至。
履长 [ lǚ cháng ]
指冬至。
冬节 [ dōng jié ]
指冬至。
阴管 [ yīn guǎn ]
代表秋冬节气的律管。
一阳生 [ yī yáng shēng ]
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代认为是阳气初动,故冬至又称“一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