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谗害贤: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挤牙膏:比喻说话不爽快,经别人一步一步追问,才一点儿一点儿说出。
多嘴饶舌:指嘴多,不该说而说或爱管闲事。
有话便长,无话就短:唐代以后说书艺人用语,有话要说的话,就讲得长,没话要说的话,就简单讲几句
吞吞吐吐:状态词。形容有顾虑,有话不敢直说或说话含混不清。
隐约其辞:隐约:不明显,不清楚。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咬耳朵:凑近人耳边低声说话,不使别人听见:两人咬了一阵耳朵。
含糊其辞: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明敲明打:指人说话直接与做事率直,不搞背后动作。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谓在真诚可靠或知情的人面前不必说谎话。
闲话休题:题:提说。没有用的话就不要说了。多用于章回小说,也指说话和写文章不要扯远。
鬼话连篇:鬼话:不真实的话。连篇:一篇接一篇。满口说的全是蒙骗人的胡言乱语。
话不相投:犹言话不投机。形容话说不到一起。
有口难张:有话不便开口说或不敢说。
舌者兵也:舌头好比兵器,说话不当,既伤别人,又伤自己。
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
碍口识羞: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异口一言: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指君子即使同别人断绝交往,也不说其坏话,是儒家的处世准则。多以此话来约束自身,而并不…
没嘴的葫芦:没有嘴的葫芦。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
不言不语:不说话,闷声不响。
言言善果:言言:说好话。多说劝人行善的话,必有好处。
逢人且说三分话: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称雨道晴: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有话便长,无话便短:话多就长说,话少就短说。一般为说书人的套话,指故事多就多讲,故事少就少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