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藏熊缘:猿藏:猿藏身之处;熊缘:熊不舍离家的地方。指猿和熊的巢窟
膏梁纨袴:膏梁:肥肉和细粮;纨绔: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行不苟合:指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和平共处:指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用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争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彼此间经济和文化联系。
毁誉不一:毁誉:诋毁和称赞;不一:不一样,不一致。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说法不一。
罪不及孥: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保家卫国:保卫家乡和祖国。
嗔拳不打笑面: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温良恭俭: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等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原意指不抑止佛家和道家的思想,儒家的思想就…
定国安邦: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与世沉浮:与:和,同;世:指世人;沉浮:随波逐流。随大流,大家怎样,自己也怎样。
膏粱子弟: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灾祸和幸福不是注定,是人造成的。
和而不同: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乖气致戾,和气致祥:乖:不和谐;戾:罪。指不和招致祸患,和睦带来吉祥
簪缨世族: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就能兴旺。
兄弟阋墙:兄弟在家争吵。比喻内部不和。《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 阋(xì):争吵。
眇眇之身:一个人的身躯和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不分主次: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
何许人也:许:地方。什么地方的人。指来历不明的人和什么样的人
杀富济贫:杀掉那些为富不仁的人,向穷人提供救济和帮助。
燮和之任:燮和:调和。古时喻宰相之职,以宰相的职责在协调国家上下。
有幸不幸:有幸运的,有不幸运的。指人和事物的遭遇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