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三史: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九经三史:泛指古代典籍。
九经百家:泛指古代典籍和各种学术流派。
笃信好古:笃:诚笃;信:诚实;好:热爱。坚持自己的信仰,喜爱古代的典籍。出处:明·刘基《陈司户墓志铭》…
五典三坟:五典三坟(五典三墳) 犹言三坟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明 无名氏 《飞丸记·赏春话别》:“贯串…
诗礼传家:指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一蛇吞象:典故 古代传说南海有一种蛇叫做巴蛇,它身长有800尺,能吃象。
鹅存礼废:存:保存。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与生俱来:与生俱来出自朱自清《经典常谈》,表示个人的特别、不可替代性,一生下来就是如此。
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酌古准今:酌古准今(酌古準今) 择取古代之事,用来比照今天的情况。 明 张居正 《请专官纂修疏》:“今…
儒家经书: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范围随历代王朝的增设而不断扩大。由最初的《诗》、《书》、《礼》、《…
尊中酒不空:尊:古代盛酒的器皿。杯里经常有酒。比喻招待不停,宾客不绝。
熊经鸟伸: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同“熊经鸟申”。
敝帚自珍: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引古代谚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后用“敝帚自珍”比喻自己的东西…
胡越之祸:古代中原的胡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因此用“胡越之祸”来比喻战祸。
末作之民:末作: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业,工商各业为末业。指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者。
通古达变:tōng gǔ dá biàn 通古达变(通古達變) 通晓古代的学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
年方弱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
已陈刍狗:陈:陈列;刍狗:古代祭祀用茅草扎成的狗,祭祀后丢弃。指已经过时,轻贱无用的东西。(暗指孔子)
夸父逐日:古代神话。《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个叫夸父的人,为了征服太阳,一路追赶它,直至口渴而死。…
敬恭桑梓:古代家宅旁多栽种桑树、梓树,因以“敬恭桑梓”比喻热爱故乡和对故乡人的尊敬。《诗经·小雅·小弁…
恨海难填:怨恨如海,难以填塞。比喻怨气难平。《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
钟鸣漏尽:暮钟已经敲响,漏壶的水将滴完。比喻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三国志·魏书·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
诗云子曰:shī yún zǐ yuē 诗云子曰(詩云子曰) 《诗经》所说和 孔子 所言。二者均为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