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头眼尾:眉头眼尾(眉頭眼尾) 指眉眼间的神色。《朱子语类》卷六一:“乡原是箇无骨肋底人,东倒西擂,东…
外彊中乾:亦作“外强中乾”。谓貌似强大,实质虚弱。《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
福如东海:祝颂的话。祝 愿一个人的福气像东海那样广大无边。常与“寿比南山”连用。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日中则移:日中则移(日中則移) 同“ 日中则昃 ”。《战国策·秦策三》:“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坐树不言:坐树不言(坐樹不言) 《后汉书·冯异传》:“ 异 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 …
趋炎附热:趋炎附热(趨炎附熱) 犹言趋炎附势。《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
卖履分香:卖履分香(賣履分香) 典出 三国 魏 曹操 《遗令》:“餘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
韩獹逐块:古代骏犬韩卢追逐土块。比喻白费力气,徒耗精神。《景德传灯录·王敬初常侍》:“供养主才坐,问云…
瑶草琪花:瑶草琪花 亦作“瑶草琪葩”。1.仙境里的花草。《镜花缘》第一回:“连那瑶草琪花,也分外披拂有…
燕处焚巢:燕处焚巢(燕處焚巢) 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清 秋瑾 《普告同胞檄稿》:…
僵李代桃:僵李代桃 亦作“ 僵桃代李 ”。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
风移俗易:风移俗易(風移俗易) 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夫乐者感人密深,而风…
三翻四复:三翻四复(三翻四復) (1).多次重复。 李劼人 《天魔舞》第一章:“我们的报纸却说只闷死了…
家常茶饭:家常茶饭(家常茶飯) 家庭中的日常饮食。多用以喻极为平常的事情。 宋 朱熹 《答高应朝书》:…
孤云野鹤:孤云野鹤(孤雲野鶴) 天上的孤云和野生的仙鹤。常比喻隐居或闲散的人。 唐 刘长卿 《送方外上…
栋朽榱崩:栋朽榱崩(棟朽榱崩) 犹栋折榱崩。 宋 陈郁 《话腴》:“ 史舜元 《哀王旦》一首云‘……昔…
自愧弗如:zì kuì fú rú 自愧弗如 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
声势汹汹:声势汹汹(聲勢洶洶) 见“ 声势汹汹 ”。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清 蒲松龄 《聊斋…
何所不至:何所不至 (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北史·斛斯椿传》:“黄门侍…
奇想天开:奇想天开(奇想天開) 形容想法非常奇怪,不切实际。《冷眼观》第四回:“忽然又奇想天开,在藩署…
邪不犯正:邪不犯正 亦作“ 邪不伐正 ”。谓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 汉 王符 《潜夫论·巫列》:“…
戴发含齿:戴发含齿(戴髮含齒) 谓人的形状。亦以指人。《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髮含齿…
奉头鼠窜:奉头鼠窜(奉頭鼠竄) 狼狈逃窜貌。奉,通“ 捧 ”。《汉书·蒯通传》:“ 常山王 奉头鼠窜,…
暮四朝三:暮四朝三 (1).《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
黏皮带骨:黏皮带骨(黏皮帶骨) 比喻拖沓,不洒脱。 宋 黄庭坚 《锺离跋尾》:“此来更自知所作韵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