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色:楚 地的景色。 唐 姚合 《送陆畅侍御归扬州》诗:“山川南北路,风雪别离天。 楚 色穷冬烧, 淮…
出液:旧时谓小雪为出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水部·雨水》:“立冬后十日为入夜,至小雪为出液。得雨…
雪汁:雪水。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穀》:“雪汁者,五穀之精也,使稼耐旱。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於地中…
顔风:语本《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
白毛风:方言。暴风雪。 乌兰巴干 《草原上的驯马姑娘》:“怒吼的白毛风横扫过茫茫无边的大牧场,草原上的…
前三后四:隋唐至宋风俗,以冬至、元正、寒食为大节,放假七日,其中节前三日,节后四日,俗称“前三后四”。…
雪床:雪珠。 宋 苏轼 《浣溪沙·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词:“雨脚半收檐断綫,雪牀初下瓦跳珠。”自注:“…
夏雪:(1).夏季降雪。 汉 荀悦 《<汉纪>序》:“凡灾异大者,日蚀五十六,地震十六……冬雷五,夏雪…
液雨:旧俗以立冬后壬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此时之雨谓之“液雨”。又称“药雨”。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四…
陶学士:指 宋 人 陶穀。历仕 后晋、后汉,至 后周 为翰林学士,故称。他曾得 党进 的家姬。一天 陶…
一腊:(1).犹一冬。 宋 欧阳修 《喜雪示徐生》诗:“常闻老农语,一腊见三白。” 宋 曾巩 《冬暮感…
乾雪:1.腊月的雪。因其不易融化,故称。 清 钱世锡 《雪后》诗:“乾雪舞风停又起,冻雪漏日霽还阴。”…
逍遥馆:唐 开元 时 高太素 隐于 商山,建六逍遥馆,分别命作:晴夏晚云、中秋午月、冬日方出、春雪未融…
風雨交加:大风暴雨一齐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清梁章鉅《浪跡续谈·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
鲜辉:亦作“ 鲜煇 ”。 1.鲜明的光辉。《文选·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比景后鲜辉,方年一日长。…
党家:宋 陶穀 妾,本 党进 家姬,一日下雪,穀 命取雪水煎茶,问之曰:“党 家有此景?”对曰:“彼粗…
采葛:《诗·王风》篇名。《诗·王风·采葛序》谓“《采葛》,惧谗也”。后世因用为畏惧或避免谗言的典故。 …
夏景:(1).夏日;夏昼。《梁书·刘之遴传》:“兼晚冬晷促,机事罕暇,夜分求衣,未遑搜括。须待夏景,试…
赵日:《左传·文公七年》有“ 赵衰 ,冬日之日也”的记载。后因以“赵日”比喻冬天的太阳。 南朝 梁 萧…
还青:谓某些植物越冬后,由黄色转为绿色并恢复生长。宋 叶适《题仰孝廉事实后》诗:“当年虎失猛,此日行还…
拟盐: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撒盐:(一)、喻降雪。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削剥:(1).刮削。 明 何景明 《冬雨率然有二十韵》:“徵求皮肉尽,枯骨待削剥。”(2).谓侵蚀。 …
土拨鼠节:春天奏鸣曲——威尔顿城土拨鼠节 在加拿大的安大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
短日:(一)、冬季昼短夜长,故称冬令白天为“短日”。唐 韩愈《燕河南府秀才》诗:“阴风搅短日,冷雨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