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戴德:感激别人的恩德(现多含讽刺意)。
俨乎其然: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文抄公:常指那些剽窃别人作品的人(具讽刺义)
滑天下之大稽: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带讽刺意味)。
大人先生:旧时指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有时带讽刺意味。
诗礼发冢:一边念着《诗经》、《周礼》,一边去挖坟盗墓。原是讽刺儒家倡导仁义的虚伪性。后用以讽刺口是心非…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红得发紫:形容一个人走红,受重视到了过分的程度,有讽刺意。
变褒为贬:把褒义词用出贬义来,也有反讽的意思。
陈古刺今:陈古刺今(陳古刺今) 借古讽今。《诗·王风·大车序》:“《大车》,刺 周 大夫也。礼义陵迟,…
感激涕零: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感激异常(现多含讽刺意)。涕:眼泪。零:落下。
踢断门槛:由于跑得太勤,跑得太快,把人家的门槛都踢断了。有讽刺意。
大慈大悲:佛教用语。爱一切人为大慈,怜悯一切受苦难的人为大悲。有时用于对假仁假义的讽刺。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援古刺今:援古刺今 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六:“援古刺今,箴戒得失,谓之箴…
对牛鼓簧: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郑人实履: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
口谈道德,志在穿窬:穿窬:指偷摸盗窃的行为。嘴上在讲仁义道德,心里却在想着翻墙越壁偷东西。常用以讽刺伪…
袍笏登场:身穿官服,手执笏板,登台演戏。比喻新官上任(含讽刺意)。笏(hù):古代官员上朝时手里拿的用…
一板正经:正经:端庄正派。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这是佛教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现多含有诙谐或讽刺的意味…
者也之乎:者也之乎 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 元 马致…
墦间乞余:墦,坟墓。余,多余的。这里指祭奠私人的供饭。讽刺那些追求富贵利禄的人,一面乞讨人家的残羹冷饭…
老气横秋: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霜气横秋。” 唐杜甫《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防御判官》诗:“老气横九…
雕章镂句:雕章镂句(雕章鏤句|彫章鏤句) 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唐 白居易 《议文章》:“今褒贬之文无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