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债山积:山积:堆积如山。比喻由于书法好,求写字的人很多,应付不过来而欠下债。
齩文嚼字:同“ 咬文嚼字 ”。 清 杨懋建 《京尘杂录·长安观花记》:“然对客无齩文嚼字态。”《何典》…
入木三分: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五行俱下:五行俱下 谓读书敏捷神速。《三国志·魏志·应瑒传》“后为五官将文学” 裴松之 注引 晋 华峤…
急就章:(一)、为了应急需而匆促写成的书面材料或草草办完的事情。(二)、也叫《急就篇》。书名。西汉史游…
罄竹难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
目不识丁:《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应写作“个”…
连篇累牍:形容用过多的篇幅叙述。《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 牍(dú):古代写字用…
笔困纸穷:谓所写文字极多。宋 陈亮《与应仲实书》:“胸中所懷千萬念,遂爲 仲實 言之,而筆困紙窮,不能…
孙敬闭户:汉 人 孙敬 刻苦读书的故事。五代 李瀚《蒙求》卷上:“匡衡 凿壁,孙敬 闭户。”徐子光 注…
残章断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编,用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简,竹简,古代用来书写的…
永垂竹帛: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原作口中雌黄。《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能言,“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
一字千金: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给千金(见于《史记·吕…
缘文生义:缘文生义(緣文生義) 望文生义。谓读书不明确切意义,只从字面意义附会曲解。 清 王念孙 《读…
铁券丹书:同“丹书铁券”。《周礼·秋官·司约》“书於丹图”汉 郑玄 注:“今俗语铁券丹书。”宋 王安石…
虫书鸟篆:鸟虫书。比喻无法认读的字,借指外国文字。《文明小史》第五十回:“勞航芥 上 黄撫臺 那裏去,…
穿壁引光:也说凿壁偷光。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
银钩虿尾:比喻书法的钩、挑等笔画遒劲有力,有如银钩和蝎尾。一说虿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写“乙”…
绘声绘形:绘声绘形(繪聲繪形) 同“ 绘声绘色 ”。 孙犁 《澹定集·读作品记(五)》:“有些爱情的描…
顾名思义:从事物的名称联想到它的 含义。《三国志·魏书·王昶传》记载,王昶给他的子侄等起名字都用谦实等…
通文达礼:谓有学问懂礼仪。《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係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
句栉字比:句栉字比(句櫛字比) 亦作“ 句比字櫛 ”。犹言逐字逐句仔细推敲。 清 钱谦益 《宋子建<遥…
静言令色:jìng yán lìng sè 静言令色 犹言巧言令色。《汉书·翟方进传》:“兄 宣 静言…
虎卧龙跳:虎卧龙跳(虎卧龍跳) 形容字势雄强超逸。语出 南朝 梁 袁昂 《评书》:“ 王右军 书,字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