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无点墨:形容读书太少,文化水平极低。
白面书生:指年轻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老不晓事:年老糊涂,不明事理。汉 杨修《答曹植书》:“修 家 子云,老不晓事,彊著一书,悔其少作。”唐…
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
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七行俱下:七行俱下 形容读书极快,聪敏异常。《南史·宋孝武帝纪》:“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目不窥园:《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后用以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
百读不厌: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研精竭虑:研精竭虑(研精竭慮) 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前辈读书》:“ 司马温公 …
五行俱下:五行俱下 谓读书敏捷神速。《三国志·魏志·应瑒传》“后为五官将文学” 裴松之 注引 晋 华峤…
目不识书:目不识书(目不識書)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
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见于《史记·孔子世…
三坟五典:传说中中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杜预注:“皆…
划粥断齑:出 处:宋·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
负薪挂角: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
老生常谈:老书生经常讲的话。比喻听厌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原作老生常谭。《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
聚萤映雪:聚萤映雪(聚螢映雪) 晋 车胤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以练囊盛集萤火虫以读书; 晋 孙康 亦家…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您谈一次话,胜过自己读十年书。形容对方学识渊博,见解高超,从谈话中使自己获益匪…
韦编三絶:《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晩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絶。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
寝苫枕土:寝苫枕土(寢苫枕土) 同“ 寝苫枕块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晋书》:“ 高宗 谅…
整襟危坐:整襟危坐 整衣端坐。形容严肃拘谨。《宋史·儒林传六·李道传》:“ 道传 少庄重,稍长读 河南…
少不更事:年纪轻,经历的事情不多。《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 更(gēng):经历。
脑满肠肥:形容人吃得很饱,养得肥胖臃肿。《北齐书·琅玡王俨传》:“琅玡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