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七行俱下:七行俱下 形容读书极快,聪敏异常。《南史·宋孝武帝纪》:“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
利路名场:名场:旧指读书人求功名的场所。泛指寻求名利的道路和竞夺声名的场所。
五行俱下:五行俱下 谓读书敏捷神速。《三国志·魏志·应瑒传》“后为五官将文学” 裴松之 注引 晋 华峤…
目不识书:目不识书(目不識書)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
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封建时代的文人常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一旦功名到手,书籍也就被束之高阁…
静言令色:jìng yán lìng sè 静言令色 犹言巧言令色。《汉书·翟方进传》:“兄 宣 静言…
无事生事:wú shì shēng shì 无事生事(無事生事) 犹言无事生非。 明 李贽 《读<金滕…
韦编三絶:《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晩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絶。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
谦躬下士:谦躬下士(謙躬下士) 犹言谦恭下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一章:“听说 李闯王 谦躬…
知人则哲: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即可谓之明智。《书·皋陶谟》:“知人則哲,能官人。”曾运乾 正读:“哲…
辨如悬河:辨如悬河(辨如懸河) 犹言口若悬河。辨,通“ 辩 ”。 金 王若虚 《<道学发源>后序》:“…
寝苫枕土:寝苫枕土(寢苫枕土) 同“ 寝苫枕块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晋书》:“ 高宗 谅…
雪窗萤几:雪窗萤几(雪窗螢几)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集萤映雪” 李善 注引《孙氏世录》…
筚路褴褛:筚路褴褛(篳路襤褸) 同“ 篳路蓝缕 ”。 应修人 《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我们筚路…
砥砺名节:砥砺名节(砥礪名節) 砥砺磨练,立名立节。《晋书·夏侯湛传》:“论者谓 湛 虽生不砥礪名节,…
急就章:(一)、为了应急需而匆促写成的书面材料或草草办完的事情。(二)、也叫《急就篇》。书名。西汉史游…
麇至沓来:麇至沓来(麇至沓來) 亦作“麕至沓来”。犹言群集纷至。《花月痕》第一回:“读书人做秀才时,三…
儿童之见:比喻幼稚无知的言论。宋 苏轼《答刘沔都曹书》:“如 子虚 亡是公 相與問答,皆賦矣。而 統 …
枕中鸿寳:《汉书·刘向传》:“上( 宣帝 )復兴神僊方术之事,而 淮南 有枕中《鸿寳》、《苑秘书》。书…
一目五行:一目五行 犹一目十行。《辽史·杨遵勗传》:“天下之事,丛于枢府,簿书填委。 遵勗 一目五行俱…
郑玄家婢: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郑玄 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説,…
识礼知书:识礼知书(識禮知書)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野叟曝言》第五八回:“此乃罪臣家属,籍没入官,姓…
一目之士:yī mù zhī shì 一目之士 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清 李慈铭 《越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