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
东海扬尘:传说仙人 麻姑与王方平会晤时,自言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近日蓬莱水浅,意将复为陵陆。王方平因此叹…
疏财尚气:同“疏財重義”。亦作“疎財尚氣”。宋 沈俶《谐史·戴献可仆》:“四明 戴獻可 者,疎財尚氣,…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
量才録用:酌量才能,收录任用。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凡所擘划利害,不问何人,小则随事酬劳,大…
三十六雨:形容风调雨顺。谓每十日一雨,一年下雨三十六次。《艺文类聚》卷二引《春秋说题辞》:“一岁三十六…
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
手高眼低:手高眼低 (1).谓作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余尝谓 北宋 人…
平心静气:平心静气(平心静氣) 亦作“ 平心定气 ”。亦作“ 平心易气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宋 …
惊天地泣鬼神:天地震动,连鬼神也感动得流泪。形容非常惊人和感人。《红旗飘飘·编者的话》:“在我国人民革…
曾经沧海:唐代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来用“曾经沧海”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
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
饱经风雨:饱经风雨(飽經風雨) 同“ 饱经风霜 ”。 孙犁 《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我们的道路总…
碌碌无奇:碌碌无奇(碌碌無奇) 平凡,无特殊才能。《平山冷燕》第十八回:“但闻负天下之大名,必有高天下…
勤俭节约:勤俭节约的意思是勤劳而节俭,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出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
一表非俗:一表非俗 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三折:“他生在无忧愁太平时务,空生…
称功颂德:称功颂德(稱功頌德) 称颂功德。《平山冷燕》第一回:“这表章无非是称功颂德,没甚大关係,便各…
行易知难:行易知难(行易知難) 孙中山 的认识论命题,与古代流传下来的“知易行难”学说相对。也称知难行…
通前彻后: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经四》:“大凡读书须要通前彻后看,故得…
见利思义:jiàn lì sī yì 见利思义(見利思義) 看到利益,想到道义。谓以道义为重。《论语·…
天下无敌:天下无敌(天下無敵) 亦作“ 天下莫敌 ”。谓普天之下没有对手。形容战无不胜,不可抵挡。《孟…
面不改容:miàn bù gǎi róng 面不改容 谓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三国志…
切理厌心:切理厌心(切理厭心) 亦作“ 切理饜心 ”。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
变风易俗:变风易俗(變風易俗) 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嚮使 秦 缓其刑罚,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