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倡三叹:一倡三叹(一倡三歎)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
否去泰来:否去泰来(否去泰來) 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 前蜀 韦庄 《湘中作》诗:“否去泰来终可待,寒…
蜘丝马迹:犹言蛛丝马迹。比喻事情发生后留下的线索和痕迹。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歌行起步宜高…
血肉相联:xuè ròu xiāng lián 血肉相联(血肉相聯) 比喻关系极其亲密。 毛泽东 《中…
巴人下里:巴人下里 (1).即下里巴人。古代 楚国 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 ,古国名,…
遗簪堕珥:1. 《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閭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
合唱: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同时演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歌曲。如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混声…
坐歌:旧时 广东 一带的婚俗,成亲前夕男女行醮时亲友唱歌致贺。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粤俗好歌》:“…
我为少男少女歌唱:诗歌。何其芳作。1941年发表。诗人满腔热情为少男少女歌唱未来、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花鼓:多由男女二人对唱对舞的一种地方锣鼓歌舞
歌童:亦作“歌僮”。以歌唱为生的儿童。
边歌:咏唱边疆生活的歌。
演唱形式:拼音: yǎn chàng xíng shì 演唱…
沈心工:(1870-1947)音乐教育家。上海市人。1902年赴日本,在中国留学生中举办“音乐讲习班”…
哈节:京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正月二十五日。主要活动是“唱哈”(即“唱歌”),…
高音:专业术语 高音在唱歌中是一个术语,指的是男声唱歌的实际频率超过小字一组,女声超过小字2组c2的音…
美声绅士:拼音:měi shēng shēn shì 简介 美声绅士 2001年,组成一…
渔歌:渔民所唱的、反映渔民生活的歌曲。
得高歌处且高歌:能高歌一曲时就高声歌唱。比喻及时行乐。如:「人生得高歌处且高歌,能释怀处且是怀。」
低男中音:拼音: dī nán zhōng yīn 简介 低男中音 低男中音(Bass-…
课余:上课时间以外的时间:课余她喜欢唱唱歌,打打球。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玖月奇迹:玖月奇迹,由来自辽宁省一男一女组成的组合。女孩王小玮;男孩王小海。两人配合默契,在唱歌上有生…
飞歌:一种苗族民歌。流行于贵州东南苗族地区。是青年男女互相邀请出寨游方时唱的山歌。曲调高亢,节奏自由,…
牧歌:牧人、牧童放牧时唱的歌谣,泛指以农村生活情趣为题材的诗歌和乐曲。
百鸟齐鸣:很多的鸟儿聚集鸣叫、歌唱,象征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