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诎 [ biǎn qū ]
贬退,罢黜。詘,通“黜”。
撙诎 [ zǔn qū ]
节制;谦逊。
俯诎 [ fǔ qū ]
支诎 [ zhī qū ]
见“支左詘右”。
木诎 [ mù qū ]
犹木讷。
敬诎 [ jìng qū ]
恭敬顺从。
受诎 [ shòu qū ]
捕获力竭的(野兽)。
避诎 [ bì qū ]
避忌。
屈诎 [ qū qū ]
犹屈服。
挫诎 [ cuò qū ]
摧挫贬黜。
讥诎 [ jī qū ]
讥讽贬斥。
诱诎 [ yòu qū ]
引诱使屈服。
摭诎 [ zhí qū ]
犹言断章取义,加以歪曲。
胁诎 [ xié qū ]
迫使屈服。
隐诎 [ yǐn qū ]
冤屈。詘,通“屈”。
议诎 [ yì qū ]
谓理屈词穷。詘,通“屈”。
诘诎 [ jié qū ]
(一)、屈曲;屈折。(二)、滞塞;艰涩。
大直若诎 [ dà zhí ruò qū ]
大直若诎(大直若詘) 见“ 大直若屈 ”。
沮诎 [ jǔ qū ]
收敛。 宋 司马光 《机权论》:“言积习寖久,将成其性,及今犹可沮詘而改。”
计穷力诎 [ jì qióng lì qū ]
见“ 计穷力屈 ”。
充诎 [ chōng qū ]
亦作“ 充倔 ”。得意忘形貌。《礼记·儒行》:“儒有不陨穫於贫贱,不充詘於富贵。” 郑玄 注:“充詘,喜失节之…
取诎 [ qǔ qū ]
谓受委屈。《周书·柳庆传论》:“ 庆 畏避权宠,违忤宰臣,虽取詘於一时,实获申於千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