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杵 [ zhè chǔ ]
用柘木制的杵。
漂杵 [ piāo chǔ ]
浮起舂杵。形容恶战流血之多。《书·武成》:“会于 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孔颖达…
槌杵 [ chuí chǔ ]
棒槌。
月杵 [ yuè chǔ ]
传说月宫中捣药之杵。亦借指月亮。
臼杵 [ jiù chǔ ]
臼与杵。舂粮食或他物的容器和捣棒。
舂杵 [ chōng chǔ ]
古代乐器的一种。用于调节音乐的节拍。
砧杵 [ zhēn chǔ ]
亦作“碪杵”。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铃杵 [ líng chǔ ]
僧、道游方时手持的响器。《宋史·外国传六·天竺》:“至道 二年八月,有 天竺 僧随舶至海岸,持帝鐘、铃杵、铜铃…
急杵 [ jí chǔ ]
(一)、急促的捣衣声。(二)、指急速挥动的捣衣杵。
促杵 [ cù chǔ ]
谓急促地捣衣。杵,捣衣用的棒槌。
金杵 [ jīn chǔ ]
佛教传说中的降魔兵器。
花杵 [ huā chǔ ]
制作精致的捶衣杵。亦用以指捣衣声。
相杵 [ xiāng chǔ ]
舂谷时发出的号子声。语本《礼记·檀弓上》:“邻有丧,舂不相。”《史记·商君列传》:“五羖大夫 死,秦国 男女流…
灵杵 [ líng chǔ ]
指传说中月中白兔的捣药杵。
木杵 [ mù chǔ ]
舂米或捣物的木棒。《汉书·陈万年传》:“为地臼木杵,舂不中程。”金 周昂《边俗》诗:“木杵舂晨急,糠灯照夜多。…
降魔杵 [ xiáng mó chǔ ]
佛教法器。佛寺中金刚塑像手执之杵。亦泛指古代的一种棒状武器。
拿黑杵 [ ná hēi chǔ ]
受取不应付给的钱。
羯磨杵 [ jié mó chǔ ]
佛教密宗法器之一由三钴杵交叉组合成十字形,象征诸佛本具之作业智,属于轮宝。
金刚杵 [ jīn gāng chǔ ]
原为古 印度 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也采用作为表示摧毁魔敌的法器。用金、银、铜、铁等为之,长八指到十二指,中间为…
血流漂杵 [ xuè liú piāo chǔ ]
《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意思是周武王和商纣王在牧野会战,…
云锸雨杵 [ yún chā yǔ chǔ ]
锸如云集,杵如雨下。形容迅速地挖泥捣土。唐杜牧《礼部尚书崔公行状》:“江水涨溢,公曰:‘安得长堤而御之。’言讫…
流血漂杵 [ liú xuè piāo chǔ ]
杵:捣物的棒槌。
玉杵 [ yù chǔ ]
(1).玉制的舂杵,亦用作舂杵的美称。 宋 陆游 《玉京行》:“炉开沐浴时日良,清夜玉杵闻琳房。” 元 耶律楚…
吉祥杵 [ jí xiáng chǔ ]
中药桔梗之别名。 宋 陶穀 《清异录·药谱》:“吉祥杵:桔梗。”
寒杵 [ hán chǔ ]
寒秋时的杵声。杵,捣衣用的棒槌。诗词中常用以描写环境的冷落、萧索或思乡。 唐 岑参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