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徵 [ shǎo zhǐ ]
运气学说术语,是指不及之火运。
鼓徵 [ gǔ zhǐ ]
谓击鼓召众。《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警众也。”郑玄 注:“大昕,早昧爽,击鼓以召众也。警…
催徵 [ cuī zhǐ ]
催促征收田赋租税。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十二·智州》:“管 文、兰、镇寧、抚水 等四州最偏僻远者。所入赋…
表徵 [ biǎo zhēng ]
显露于外的征象。
象徵 [ xiàng zhǐ ]
(一)、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它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
清徵 [ qīng zhǐ ]
(一)、清澄的徵音。徵,五音之一。《韩非子·十过》:“师旷 曰:‘不如清徵。’公曰:‘清徵可得而闻乎?’”宋 …
延徵 [ yán zhǐ ]
招请。《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击破 瓚 于 易京”裴松之 注引《九州春秋》:“绍 延徵 北海 郑玄 而不礼。…
应徵 [ yīng zhēng ]
(一)、接受征召。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三:“劳农政府须得多集军队,下令征兵。我们村里应有三千人应征。”徐怀中《…
浮徵 [ fú zhǐ ]
超额征收。清 贝青乔《哀甬东诗小序》:“鄞县 赋额浮徵逾倍。”
摊徵 [ tān zhǐ ]
摊派征收。唐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一:“旧重之处,流亡益多……有流亡,则已重者摊徵转重。”宋 李骘《徐…
太徵 [ tài zhǐ ]
运气学术语。
美徵 [ měi zhǐ ]
吉兆。《晋书·沮渠蒙逊载记》:“盖至道之嘉祥,大同之美徵。”
就徵 [ jiù zhǐ ]
接受朝廷、官府徵召。《后汉书·侯霸传》:“使者虑 霸 就徵,临淮 必乱。”《花月痕》第七回:“这是女学士不肯就…
庶徵 [ shù zhǐ ]
各种徵候。《书·洪范》:“八、庶徵: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风。”孔 传:“雨以润物,暘以乾物,煖以长物,寒…
激徵 [ jī zhǐ ]
(一)、指激扬高亢的乐音。徵,五声音阶之一。《汉书·礼乐志》:“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二)、雅曲…
遐徵 [ xiá zhǐ ]
谓对远处或以往的事物加以考察。唐 周鍼《登吴岳赋》:“遐徵众岳,式并嶐崇。”唐 张叔良《五星同色赋》:“逖览传…
诏徵 [ zhào zhǐ ]
皇帝下令征召。《后汉书·丁鸿传》:“永平 十年詔徵,鸿 至即召见。”唐 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又欲面言…
病徵 [ bìng zhǐ ]
(一)、疾病的征候。(二)、谓弊病所在。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法 晋 宋 者,知其病徵,宜思有以相过。”
休徵 [ xiū zhǐ ]
吉祥的征兆。《书·洪范》:“曰休徵。”孔 传:“叙美行之验。”《汉书·终军传》:“故 周 至 成王,然后制定,…
嚼徵 [ jiáo zhǐ ]
谓调弄音律。清 吴伟业《楚两生歌》:“一生嚼徵与含商,笑杀 江 南古调亡。”
流徵 [ liú zhǐ ]
音调名。
蔡徵 [ cài zhēng ]
字希祥,蔡景历之子。
寿徵 [ shòu zhǐ ]
长寿的征兆。《诗·鲁颂·閟宫》“俾尔昌而炽,卑尔寿而富,黄髮台背,寿胥与试”汉 郑玄 笺:“黄髮、台背,皆寿徵…
派徵 [ pài zhǐ ]
摊派征收。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盖各里派徵钱粮,譬如本户该徵白银十两,但纳串二三两与粮里,收去银三…
灵徵 [ líng zhǐ ]
祥瑞的征兆。晋 王嘉《拾遗记·魏》:“父老云:‘当 秦 末,二石相去百餘步,芜没无有蹊径。及 魏帝 之始,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