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膝下拜,以额角触地。多表示请罪或投降。
(一)、屈膝下拜,以额角触地。多表示请罪或投降。
《国语·吴语》:“ 句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及於难至,然后顿顙,虽有智者,又不能图。”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司道·监司创势家》:“长公为郡伯者,日扶服顿顙於邑令, 禾郡 为谚曰:‘有眼不曾见,太守跪知县。’”
dùn sǎng ㄉㄨㄣˋ ㄙㄤˇ顿颡屈膝下拜,以额角触地。多表示请罪或投降。《国语·吴语》:“句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及于难至,然后顿颡,虽有智者,又不能图。”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司道·监司创势家》:“长公为郡伯者,日扶服顿颡于邑令,禾郡为谚曰:‘有眼不曾见,太守跪知县。’”
【顿的意思】:顿(頓) dùn(ㄉㄨㄣˋ) (一)、很短时间的停止:停顿。顿宕。抑扬顿挫。(二)、忽然,立刻,一下 详情>
【颡的意思】:颡(顙) sǎng(ㄙㄤˇ) (一)、额,脑门儿: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居丧、请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