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
(二)、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
(一)、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
南朝 陈 徐陵 《让散骑常侍表》:“洪私过误,真以通班。”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僕少小仕,早躡通班。” 宋 陆游 《皇太子受册贺皇后笺》:“臣自去通班,久安故里。” 明 李东阳 《柳通判考满族帐词代广平作》:“名移新檄,步輟通班。”
(二)、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
《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此时通班衙役两旁站齐,大堂上灯笼火把照耀如同白昼。”
通班,汉语词语,读作“tōng bān”,指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
【通的意思】:通 tōng(ㄊㄨㄥ) (一)、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 详情>
【班的意思】:班 bān(ㄅㄢ) (一)、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二)、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 详情>
• 仆少小从仕,早蹑通班。
• 普通班里文科生会多于理科生。
• 普通班:一般指通过派位入学的班。
• 许多图省钱的乘客只好乘坐普通班机的经济舱。
• 普通班以上费用包括课本、补充教材、及保险费。
• 资优班和普通班学生的家庭系统均属良好,没有显著差异.
• 普通班:凡于本年九月一日前年满五岁以上之儿童与青少年。
• 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在特殊教育班学必修课程,然后在普通班学艺术或表演等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