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根据官府规定,纳捐若干,报请取得某种官职,谓之“报捐”。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有 山西 商居京师信成客寓,衣服僕马皆华丽,云且援例报捐。”《廿载繁华梦》第五回:“那 陈庆韶 是由举人年前报捐员外郎的,这时正在工部里当差。”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某某入学,某某中举,某某报捐。’发财做官之一片喊声,犹是嚣嚣然于社会上。”
(一)、封建时代根据官府规定,纳捐若干,报请取得某种官职,谓之“报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有 山西 商居京师信成客寓,衣服僕马皆华丽,云且援例报捐。”《廿载繁华梦》第五回:“那 陈庆韶 是由举人年前报捐员外郎的,这时正在工部里当差。”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某某入学,某某中举,某某报捐。’发财做官之一片喊声,犹是嚣嚣然于社会上。”
报捐bào juān封建时代根据官府规定,纳捐若干,报请取得某种官职,谓之“报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有山西 商居京师信成客寓,衣服仆马皆华丽,云且援例报捐。”《廿载繁华梦》第五回:“那陈庆韶是由举人年前报捐员外郎的,这时正在工部里当差。” 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某某入学,某某中举,某某报捐。’发财做官之一片喊声,犹是嚣嚣然于社会上。”
【报的意思】:报(報) bào(ㄅㄠˋ) (一)、传达,告知: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 详情>
【捐的意思】:捐 juān(ㄐㄨㄢ) (一)、舍弃,抛弃:捐弃。捐生。捐躯。(二)、献助:捐资。捐献。捐助。募捐。 详情>
• 张麦屯首报捐出一笔3万元。
• 三天过后,知县要她报捐粮数字。
• 清光绪末年,任奉天报捐府、经历。
• 清光绪二年,冯绍琮任报捐巡检,五年选为州判。
• 后以附贡生报捐道衔,在兵部任武选司兼武库司郎中。
• 英国兵官屡经考验,人无幸进,惟军台有报捐之条以助饷需。
• 有山西商居京师信成客寓,衣服仆马皆华丽,云且援例报捐。
• 指明、清两代出资报捐而取得监生资格的人,始于明景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