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准则;礼法。
(一)、犹礼法、礼制。礼节法则。
《左传·文公六年》:“道之以礼则,使毋失其土宜。” 林尧叟 注:“开道天下以礼节法则。” 汉 蔡邕 《故太尉桥公庙碑》:“三孤故臣门人相与述公之行,咨度礼则。”《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奉承 阴后 ,傍接同列,礼则修备,上下安之。”
礼则,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lǐ zé,礼仪的准则;礼法。
【礼的意思】:礼(禮) lǐ(ㄌ一ˇ) (一)、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礼。丧( sān 详情>
【则的意思】:则(則) zé(ㄗㄜˊ) (一)、模范:以身作则。(二)、规程,制度:规则。总则。原则。细则。(三) 详情>
• 夫妇过礼,则虹气盛。
• 志尚沉雅,动遵礼则。
• 恭崇礼则,肃奉仪形。
• 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 若昼日行合卺之礼,则终吉。
• 朝廷有大礼,则入侍祠如故事。
• 籍千亩,行三推礼,则亲乘焉。
• 凡大典礼,则率百寮以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