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谓交相感应。
(二)、特指天人感应。
(一)、谓交相感应。
《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晋 陆机 《文赋》:“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明 高攀龙 《文学景耀唐公墓志铭》:“惟忠孝之气直上清虚,如矢中的,於是始知古忠臣孝子与造化呼吸应感者,殆以是也。”
(二)、特指天人感应。
北魏 张渊 《观象赋》序:“寻其应感之符,测乎冥通之数,天人之际,可见明矣。”
应感,yìng gǎn,是汉语词汇,是指交相感应。
【应的意思】:应(應) yīng(一ㄥ) (一)、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 fèn )。应有 详情>
【感的意思】:感 gǎn(ㄍㄢˇ) (一)、觉出:感触。感觉。感性。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详情>
• 我本应感到安全才是
• 你仅受轻伤而脱险,应感到欣慰
• 那字母成了她响应感召的象征。
• 三宫九府、三百六十应感天尊。
• 或由法身应感,或是遁仙高逸。
• 他对邱吉尔的反应感到很高兴。
• 我们应感谢那位日夜候诊的医生。
• 情何堪你在此孤零,应感我热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