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五臺山苔草
词语读音:wǔ tái shān tái cǎo
首字拼音:Wu
词语拼音:wu tai shan tai cao
词语简拼:WTSTC
词语字数:五字词语
五台山苔草,学名五台山薹草(Carex montis-Wutaii T. Koyama),莎草科薹草属植物。秆高55-88厘米,宽1.5-2毫米,直立,三棱形,基部叶鞘无叶片或具短叶,叶长为秆的一半或1/3,线形,产山西五台山。五台山苔草在春季比其他类型草早返青10~15天,使家畜在早春营养缺乏的情况下能吃到青草,对缓和家畜在冬瘦后接着出现的早春死亡现象有一定的作用,是五台山放牧场上不可忽视的优良拉草之一。
【五的意思】:五 wǔ(ㄨˇ) (一)、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 详情>
【台的意思】:台(臺、檯、颱) tái(ㄊㄞˊ) (一)、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二)、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 详情>
【山的意思】:山 shān(ㄕㄢ) (一)、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 详情>
【苔的意思】:苔 tái(ㄊㄞˊ) (一)、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青苔。苔 详情>
【草的意思】:草 cǎo(ㄘㄠˇ) (一)、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