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的习俗,坏风气。《汉书·元帝纪》:“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晋书·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緜邈日已凋。” 清 唐孙华 《哭顾观庐侍郎》诗:“共惜斯人没,谁令薄俗敦?”
(一)、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汉书·元帝纪》:“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晋书·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緜邈日已凋。” 清 唐孙华 《哭顾观庐侍郎》诗:“共惜斯人没,谁令薄俗敦?”
薄俗,拼音是báo sú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轻薄的习俗,坏风气。
Thin and vulgar
【薄的意思】:薄 báo(ㄅㄠˊ) (一)、厚度小的:薄片。薄饼。(二)、冷淡,不热情:薄待。(三)、味道淡:薄酒 详情>
【俗的意思】:俗 sú(ㄙㄨˊ) (一)、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 详情>
• 背恩忘义,伤化薄俗。
• 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
• 深惭薄俗矜功业,欲觅烟萝一采真。
• 薄俗休官如物故,畏途削籍当迁除。
• 宜使蒲轮纡衡,以旌殊操,一则翼赞大化,二则敦励薄俗。
• 一个毫无城府、喋喋不休的人,会显得浅薄俗气、缺乏涵养而不受欢迎。
• 古有负盖世之功而思持其后,挟震主之威而唯恐不终,未尝不斤斤於此,故又於镇薄俗、保晚节。
• 起早月尚明,微风响庭树。遥钟尽残河,池草盈白露。披衣行空庭,孤禽语平曙。酬措每疏慵,晨光起檐户。孰知愁虑牵,丘壑慕恬素。薄俗擅奸危,皇情感深顾。岁阑贫病侵,幽愤徒朝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