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吳中四士
词语读音:wú zhōng sì shì
首字拼音:Wu
词语拼音:wu zhong si shi
词语简拼:WZSS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唐之包融、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四人同时知名,均吴人,故称。《新唐书·刘晏传》:“﹝包佶﹞父融,集贤院学士,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
Four scholars in Wuzhong
【吴的意思】:吴 wú(ㄨˊ) (一)、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 详情>
【中的意思】:中 zhōng(ㄓㄨㄥ) (一)、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 dàng )中。中原 详情>
【四的意思】:四 sì(ㄙˋ) (一)、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 详情>
【士的意思】:士 shì(ㄕˋ) (一)、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士族。士大夫。(二)、旧时指读书人: 详情>
• 江南文化的浮沉与吴中四士论
• 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
•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
• 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
• 唐诗人,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